青青锡杖雪侵头,历遍名山始倦游。
明月归来岩下寺,清风吟倚峡西楼。
羡师得道如文畅,老我栖身似许由。
试和诗篇扣禅意,世间谁解悟浮休。

【解析】

此诗是作者在上人远回后,应其请和作的。上人是作者的朋友,也是佛教僧侣。这首诗是作者对上人的劝慰之作,表达了他对于佛学的理解和感悟。

首联“青青锡杖雪侵头,历遍名山始倦游”。这两句的意思是:僧人拄着青竹杖,头上顶着积雪,走遍了名山大川之后才感到疲倦。这里用“青青”“雪”两个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僧人们对佛教修行过程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他们克服困难的顽强精神。

颔联“明月归来岩下寺,清风吟倚峡西楼”。这两句的意思是:月光从岩缝间照进寺庙,清风从峡谷中吹来,诗人在崖边楼上吟诵诗句。这里的“明月”“清风”是诗人在修行过程中感受到的自然景物。“吟”“倚”二字,则表现出诗人在修行过程中,通过吟诵佛经、欣赏自然风光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颈联“羡师得道如文畅,老我栖身似许由。”“文畅”是指《庄子•外物》中所说的文子,即老子,道家代表人物之一,曾言:“吾犹守而告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以外生为事者,胡可胜计乎!”“许由”,传说中尧要把天下禅让给他,他不愿意,就跑到颖水边洗耳朵,以示不闻不问的意思。“得道”是指得到成道的机会,“栖身”是指隐居生活。这句诗的意思是:羡慕老师能够得道,而我宁愿隐居。“如文畅”和“似许由”都是比喻的说法,表现了诗人对于佛理的深刻理解及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尾联“试和诗篇扣禅意,世间谁解悟浮休”。“试和诗篇”指诗人应朋友的请托而作诗,“悟浮休”意思是领悟佛法中的虚无之意。这句诗的意思是:试着写诗来表达自己的禅宗思想,但又有谁能够真正领悟其中的深意呢?“悟”字在这里既指领悟佛法真谛,也指领悟人生哲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上人远回后,应其请和作的。上人是作者的朋友,也是佛教僧侣。这首诗是作者对上人的劝慰之作,表达了他对于佛学的理解和感悟。

首联“青青锡杖雪侵头,历遍名山始倦游”。这两句的意思是:僧人拄着青竹杖,头上顶着积雪,走遍了名山大川之后才感到疲倦。这里用“青青”“雪”两个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僧人们对佛教修行过程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他们克服困难的顽强精神。

颔联“明月归来岩下寺,清风吟倚峡西楼”。这两句的意思是:月光从岩缝间照进寺庙,清风从峡谷中吹来,诗人在崖边楼上吟诵诗句。这里的“明月”“清风”是诗人在修行过程中感受到的自然景物。“吟”“倚”二字,则表现出诗人在修行过程中,通过吟诵佛经、欣赏自然风光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颈联“羡师得道如文畅,老我栖身似许由。”“文畅”是指《庄子•外物》中所说的文子,即老子,道家代表人物之一,曾言:“吾犹守而告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以外生为事者,胡可胜计乎!”“许由”,传说中尧要把天下禅让给他,他不愿意,就跑到颖水边洗耳朵,以示不闻不问的意思。“得道”是指得到成道的机会,“栖身”是指隐居生活。这句诗的意思是:羡慕老师能够得道,而我宁愿隐居。“如文畅”和“似许由”都是比喻的说法,表现了诗人对于佛理的深刻理解及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尾联“试和诗篇扣禅意,世间谁解悟浮休”。“试和诗篇”指诗人应朋友的请托而作诗,“悟浮休”意思是领悟佛法中的虚无之意。这句诗的意思是:试着写诗来表达自己的禅宗思想,但又有谁能够真正领悟其中的深意呢?“悟”字在这里既指领悟佛法真谛,也指领悟人生哲理。

全诗语言简练质朴,意境深远空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