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峰头插将旗,凤凰山下草离离。三宫去后宫门闭,恰似钱王献土时。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任建康(今南京)知府时所作,为西湖竹枝词三首之二。诗中借“狮子峰”和“凤凰山”,以“插将旗”和“草离离”的比喻,描写了杭州西湖一带的景色。诗人运用典故,描绘了钱王当年献土筑城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山河的忧虑。
前两句,诗人以“插将旗”的狮子峰和“草离离”的凤凰山起兴,写景抒情。“插将旗”,指钱镠筑钱塘城于凤凰山之南。当时,钱镠率军平定江南后,为了镇抚人心,巩固政权,他下令在钱塘城外筑城,并在城上树旗帜,以壮其势。“插将旗”,既点出钱氏筑城的史实,又写出城上旗帜林立、气势雄壮的场面,烘托出钱氏筑城的声威。“插将旗”的狮子峰高耸入云,巍峨壮观,“插将旗”的狮子峰,成为西湖边最显眼、最雄伟的建筑。这一句,用“插将旗”的狮子峰与“草离离”的凤凰山相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了两山巍峨壮观的形势。“插将旗”,不仅点出钱氏筑城的史实,还写出了当时城上旗帜林立、气势雄壮的场面。而“草离离”,则形容“草离离”的凤凰山长满了野草,荒凉破败,没有生机。这一句,用“草离离”的凤凰山与“插将旗”的狮子峰相对照,形象地描绘出了两山形势迥异的特点,突出了“插将旗”的狮子峰之雄峻高大,而“草离离”的凤凰山则荒凉破败、毫无生气。
后两句,通过历史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三宫去后宫门闭”,据《宋史·高宗纪》载:宋高宗曾问张俊曰:“钱塘城何如?”张俊说:“钱氏之国,号令严明,虽三宫去后宫门闭,犹能自固。”意思是说:钱氏统治下的国家,法令森严;即使皇帝离开皇宫,也能保持国家的安全稳固。这里,诗人用张俊的话作为典故,表达出自己的感慨:现在国家危难之时,自己却不能像钱氏那样保卫疆土、捍卫国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土沦陷、民族沦亡。“恰似钱王献土时”,这里的“恰似”,是指当时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就像钱王献土的时候一样。钱王献土时,吴越王向北宋王朝称臣纳贡,以保全国家,免遭灭国之祸。诗人引用这个典故,表达出自己对国家危难时的忧虑之情。
全诗采用比兴手法,先写“插将旗”的狮子峰和“草离离”的凤凰山的景色,然后引出历史典故,抒发自己的感慨。诗句凝练含蓄,意旨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