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碛秋高宛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注释】
秋怀:诗人因感伤秋天而作的诗。“秋高”指秋季的天空高远、辽阔,“宛马肥”指马儿膘肥体壮。“哀笳一曲”是写塞下送别时笳声凄切。“南都”,即京城,这里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相念”,相互思念。“鸿”指大雁,古时用鸿雁传书。“征鸿”即征夫所乘飞鸿,这里代指远征之人。
【赏析】
首句以“秋高”二字总领全篇意境。秋天,是自然界万物成熟的季节。但此时正是诗人心情最沉重的时刻。“秋高”与“沙碛”相合,更显荒凉萧瑟之景象。“宛马肥”三字,描绘了一幅马肥体壮的图画。马本是良种良驹,但此时却因为“秋高”而变得消瘦。这既是对当时政治环境的隐喻,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第二句“哀笳一曲塞云飞”,是写塞外送别的情景。笳是一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凄凉哀婉,常常被用来表达离别之情。“塞云飞”则形容云彩飘动如飞一般,营造出了一种急匆匆、不安定的氛围。这两句通过对塞上送别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南都儿辈应相念”,则是对南都(即京城)的人们进行想象。这里的“南都是古代中国的京城,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人们可能正在思念着远方的人。这种思念之情是相互的,诗人也在思念着他的亲人和朋友。这种思念之情,使得诗人更加感到自己的孤独和无助。
最后一句“过尽征鸿犹未归”,是写征人尚未归来。这里的“征鸿”指的是远征者所乘的飞鸿,象征着他们即将结束漫长的旅程。但是“犹未归”则表示这些征人还没有回到家乡,依然在外奔波。这种无奈和辛酸的情感,使读者也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焦虑。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以及塞上的送别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通过对南都人们的想象以及对征人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焦虑。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