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登高楼,帘闲楼上头。
白烟凝野水,望断使人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等个人背景来分析其情感主旨;然后仔细阅读全诗,根据各个诗句的内容和表情达意的要求,抓住形象的特征,体会意境特点;最后把握思想情感,赏析艺术手法。

“向晚登高楼”,登高远望,极目四野之景,是诗人的所见,也是他的内心活动。“帘闲楼上头”一句,诗人的视线从眼前的高楼移向了远处的楼台,这是诗人的所见。“白烟凝野水,望断使人愁”,诗人的视线由远方收拢回来,目光所及之处是一片烟雾蒙蒙的田野和一条流淌着的水渠,而那飘渺难觅的远山则更使这位思乡之人愁肠寸断。“望断”二字,点出诗人眺望之久、思念之切;“使人愁”,写出诗人内心的忧愁与烦闷。“白烟”“野水”是实写眼前之景,“使人愁”是虚写内心之情,诗人借景抒情,将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西楼晚眺”是全诗的标题。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登高远望时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他内心的忧郁与烦闷之情。首句“向晚登高楼”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诗人登上高楼,在夕阳西下之际,远望四野之景。第二句“帘闲楼上头”紧承首句,描写诗人站在楼顶之上所见之景。此时,诗人的目光从眼前的高楼移向远方的楼台,这是诗人所见。第三、四两句“白烟凝野水,望断使人愁”进一步描写诗人眺望之久、思念之切。诗人的视线由远处收拢回来,目光所及之处是一片烟雾蒙蒙的田野和一条流淌着的水渠,而那飘渺难觅的远山则更使这位思乡之人愁肠寸断。“望断”二字,点出诗人眺望之久、思念之切;“使人愁”,写出诗人内心的忧愁与烦闷。“白烟”“野水”是实写眼前之景,“使人愁”是虚写内心之情,诗人借景抒情,将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答案】

示例一:

西楼晚眺

向晚登高楼,

帘闲楼上头。

白烟凝野水,

望断使人愁。

译文:

傍晚时登上高楼眺望远方,只见楼顶上悬挂着的帷幔静静地垂挂着。远处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近处的江面泛着淡淡的白烟,仿佛笼罩着一层轻纱。我伫立楼头久久凝眸远望,直到视线被远处的山峦挡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