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生夜凉,风凉秋夜长。
贪看山月白,清露湿衣裳。
【注释】:
秋夜长:形容秋夜的漫长。
生:吹起,引起。
山月白:月亮像山一样高耸入云,所以用“山”来形容它明亮而纯净。
清露湿衣裳:秋天的夜晚,露水打湿了衣服。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深秋时节景色的小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宁静、清新、美丽的秋夜图景。首句写秋风带来的凉意,次句写秋夜的漫长,第三句写欣赏月色,第四句写秋夜露气沾衣的景象。全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
秋风生夜凉,风凉秋夜长。
贪看山月白,清露湿衣裳。
【注释】:
秋夜长:形容秋夜的漫长。
生:吹起,引起。
山月白:月亮像山一样高耸入云,所以用“山”来形容它明亮而纯净。
清露湿衣裳:秋天的夜晚,露水打湿了衣服。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深秋时节景色的小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宁静、清新、美丽的秋夜图景。首句写秋风带来的凉意,次句写秋夜的漫长,第三句写欣赏月色,第四句写秋夜露气沾衣的景象。全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
```text 闷来弹鹊漫停梭,竹岛花潭思转多。 秋老莫言春度尽,若邪犹自惜凉荷。 【注释】 - 闷来:因心情郁闷而弹琴。 - 弹鹊:弹琴时发出的声音像是鸟鸣。 - 竹岛:岛屿上的竹子。 - 花潭:水中的花潭。 - 秋老:秋天已深。 - 莫言:不要说。 - 度尽:度过。 - 若邪:地名,这里指水边的凉亭。 - 凉荷:即荷叶,在秋季凉爽的水中显得特别美丽。 【赏析】
注释: - 风剪银潢雪满天:形容天空中飘洒的雪花像刀一样割过,银潢即银河。 - 蹇驴骑过灞桥边:蹇驴是指老迈或不健壮的驴,灞桥是地名,位于陕西长安西南,因汉文帝时曾在桥上设宴送别贵妃而得名,这里用来象征旅途的艰辛。 - 诗愁万斛应难载:形容诗人内心的忧愁沉重得像万斛(古代容量单位,一斛等于十斗,万斛就是一万个斗)的水一样,难以用言语表达。 - 非为驰驱老不便:意思是说
【注释】 闻笛:听笛子声。小楼,小楼阁,指深闺。飞,随风飘荡。暗度,暗中度过。梅花,梅花香。翠帏,绿色的帐幔。曲罢,乐曲完了。梦回,醒来。肠欲断,肠子都要断了(形容非常悲伤)。起看,起来看。秋月,秋天明亮的月光。色凝衣,月光映在身上。 【赏析】 这首小诗写的是一个女子听到夜半吹笛的曲子,由乐声而想到自己的处境和心情,由悲凉到伤感以至绝望的过程。 开头两句写女子听到夜半吹笛。“小楼吹夜笛声飞”
注释:暮春时节,听到黄莺在绿阴深处鸣叫。它唤醒了我的伤春之梦,让我起身走向蔷薇花下。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暮春时节黄莺啼叫的情景,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暮春闻莺”直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事件,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下来,诗人通过听觉和视觉两种感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膏雨初乾风日晴,绿阴深处一声莺。”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注释: 饮尽春觞,兴转赊 —— 喝干春天的美酒,兴致越来越浓。 竹阴扶日印窗斜 —— 竹荫下阳光照射在窗户上,形成斜影。 骑驴踏遍吴山曲 —— 我骑着驴子走遍了吴地的山水之间。 处处东风出杏花 —— 到处都能看到春风中盛开的杏花。 赏析: 这首诗是林逋的《咏史》,通过描绘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饮尽春觞兴转赊”,意为喝完春天的美酒,兴致更加浓厚
【注释】 新月:即初月,刚生出来的月亮。庭除:庭院中的小路。惨悽(cuī qi凄):凄惨的样子。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庭院里拜谒新月的情景。新月刚刚出现,就下到院子里清扫庭院,他想要向月亮表达他的心愿,可还未开口,心里便感到凄楚悲伤了。全诗语言朴素,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注释】 陈图南:指晋代隐士陈抟,字图南。 避名:指隐姓埋名(即隐居不仕)。高卧:指隐居生活。白云深:指隐居的地方在山的深处。扶醉:扶着酒兴。骑驴:指骑马。碧岑:青山翠柏。惊堕处:指因醉酒而跌落的地方。遁时:指隐居时期。济时:帮助时代。心:指心思。 【赏析】 陈图南是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著名的隐士。《咏史》这首诗是陈图南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 前两句“避名高卧白云深,扶醉骑驴下碧岑”
【注释】 1. 征雁:候鸟名,春天由南方飞回北方,秋天又向南方飞去。废织梭:废弃织布的梭子。2. 支颐:指斜着头沉思的样子。3. 芰(jǐ)荷:一种植物,茎可作菱角,叶可作荷叶。4. 荡:摇动的意思。5. 芰(jǐ):菱角。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京城失意后寄寓他乡时写的,诗中表现了诗人漂泊在外时的孤独和寂寞之情。首联写景,“征雁初闻废织梭”,点出季节,即秋季。此时,候鸟大雁南归
【注释】: 青衿(jīn):古指学生所戴的青色帽子,后泛指读书人。堂下青衿:形容学子勤学好问。日就文:每天进步。帐中丝竹:指音乐。遏行云:使天空的彩云为之停留。鲁壁:指孔子在鲁国传授《诗经》,孔子去世后,《诗经》失落多年。雅奏:高雅的音乐。洋洋:广大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借颂扬古代学者的勤奋好学和对文学艺术的巨大贡献来表达作者对当时士子们的殷切期望
【注释】 1. 贾浪仙:指唐代诗人贾岛。他一生穷困潦倒,仕途不得意,却酷爱作诗,以苦吟著名。 2. 十二街:长安城十二条街道的通称。草色春:长安城的春天草色青翠,是长安的一个特点。草色春,即长安的春天草色青青。 3. 敲推:推敲诗句的意思。 4. 原已:原来。 【译文】 骑着驴子在长安城里走了很久,十二条街道上草木葱郁、一片春意。我并非是因为眼睛空阔、看不起京兆尹(唐时地方官名)的缘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疏通诗句含义,然后结合注释和相关背景进行赏析。 闲坐口谣:闲暇之余吟诵的诗歌。 “独坐看花枝”一句中“独坐”,点明诗人独自静坐,没有旁人;“看花枝”则表明诗人在静静地欣赏花朵。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是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 “无言双泪垂”中的“双泪垂”,说明诗人内心充满了悲伤和痛苦,因为没有人理解他
【解析】 此诗为悼念沈约而作,表达了诗人对沈约不幸早逝的哀伤之情。 第一句“中路怜长别”:在归途上因怜惜沈约的离别而悲伤。 第二句“无因复见闻”:无法再见沈约一面,更无缘再听到他的言语,这是悲痛至极的表现。 第三句“愿将今日意”:希望把此时的心情化作云彩飘向阳台山。 第四句“化作阳台云”:化成天上的云,寄托了对沈约的思念之情。 【答案】 ①怜(悲):怜惜;②复:又。③言:说,表达;④阳台:即巫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等个人背景来分析其情感主旨;然后仔细阅读全诗,根据各个诗句的内容和表情达意的要求,抓住形象的特征,体会意境特点;最后把握思想情感,赏析艺术手法。 “向晚登高楼”,登高远望,极目四野之景,是诗人的所见,也是他的内心活动。“帘闲楼上头”一句,诗人的视线从眼前的高楼移向了远处的楼台
听琴 竹外结枯桐,琅琅生松风。 听来还自惜,坐对烛花红。 注释 竹外(《诗经·卫风》中“淇水汤汤,渐车帷裳。”):竹丛中,指幽静的竹林。 结枯桐(《庄子》“枯木朽株”):指琴上枯朽的桐木板,因琴声凄婉而得名。 琅琅(《汉书》:“清角鸣天,声音甚长。其高章五,皆宫商之声。”),形容琴音清脆悦耳。《楚辞》“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生松风(苏轼:“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注释】 柳暗:指柳树遮阴处。 花飞香梦残:指花落时香气散尽,如梦般消散。 玉雕阑:指用玉石雕刻而成的栏杆。 【赏析】 此诗写春夜月下独倚华清宫的寂寞情怀。全篇意境幽远,情致凄冷。 起句“柳暗春风远”,以柳暗烘托春色之深,点明季节为春天。“春风远”是说春风虽已吹过,但春意未尽。这句中还包含一个转折:“柳暗”与“春风远”之间,有一个时间上的推移,即春风已吹过而柳枝却依然郁闭,暗示着春天虽然过去了
【注释】珠帘透出疏落的月光,萤虫飞回定妆在绣裳上。宫西灯火阑珊合拢起来,歌声吹笛声在昭阳殿起舞。 【赏析】此诗描绘了宫中夜晚的美景,月色如水,萤火虫飞舞,宫人归寝,歌舞升平。全诗语言优美,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古代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富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