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花开日又西,太湖石畔鹧鸪啼。
竹枝不是江南曲,唱得樽前思欲迷。

这是一首七绝诗。题目为《题王若水画》,王若水是南宋的画家,他擅长写意山水画,以简练的笔墨表现出深远的意境,风格清丽淡远,与北宋的范宽、郭熙等不同。

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1. 萱草花开日又西,太湖石畔鹧鸪啼。
  • 注释:萱草花盛开在春天,太阳落山了(日又西)的时候,太湖石边,一只鹧鸪在啼叫。
  1. 竹枝不是江南曲,唱得樽前思欲迷。
  • 注释:竹枝歌不是江南的歌谣,唱起来让人沉醉,好像要迷失在酒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人物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陶醉。首句“萱草花开日又西”通过描绘萱草花的盛开和太阳的落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使人感到愉悦和宁静。第二句“太湖石畔鹧鸪啼”则通过描绘太湖石和鹧鸪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喜爱。第三句“竹枝不是江南曲”则是诗人对竹枝歌的一种独特感受,它可能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或怀旧之情,使人产生共鸣。末句“唱得樽前思欲迷”则是诗人对酒的陶醉,将酒与歌相结合,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