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日春廿日雨,问花寻柳意茫然。
竹根卧瓶高笔冢,灶下生薪连术烟。
茅家名馀铁垆步,龙井气胁金沙泉。
稽山酒船速回棹,迟子归来烹蕨拳。
【注释】
①稽山:即天台山,在今浙江。②稽山酒船:指从天台山运来的酒。③迟子:即郑明德的字。
【赏析】
《送郑明德适越》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简练的笔触描绘出离别时的景色和心情,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之情。全诗意境高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堪称佳作。
“四十日春廿日雨,问花寻柳意茫然。”这两句描述了离别前的天气状况和诗人的心情。诗人感叹时光易逝,春天即将过去,雨水不断,使得花柳凋零,诗人的心情也随之感到迷茫。
“竹根卧瓶高笔冢,灶下生薪连术烟。”这两句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诗人将竹根放在卧瓶中,象征着友情的深厚;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无奈和不舍。灶下生薪、连术烟,则描绘了离别后的日常生活。这些细节都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情厚意。
“茅家名馀铁垆步,龙井气胁金沙泉。”这两句描述了离别后的景况。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同走过的路程,感慨万千。龙井茶的清香、金沙泉的清甜,都成为了他们共同回忆的珍贵回忆。
“稽山酒船速回棹,迟子归来烹蕨拳。”这两句是送别时的最后一幕。诗人希望友人能够早日归来,与他共享美食。蕨拳则是一道当地的特色菜肴,代表着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于别离的情感体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