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竹亭子在花山,输与幽人日倚栏。
苍雪四檐迷䆗窱,绿波三面浸琅玕。
扶行绿竹鸠形杖,濯足金沙鸭嘴滩。
几树甘棠同召伯,更留清节比方干。
方泳道令尹水竹亭
水竹亭子在花山,输与幽人日倚栏。
苍雪四檐迷䆗窱,绿波三面浸琅玕。
扶行绿竹鸠形杖,濯足金沙鸭嘴滩。
几树甘棠同召伯,更留清节比方干。
注释:
方泳道是唐代诗人方干的儿子。“方泳道”是作者的字。水竹亭在花山,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输与幽人”意思是说这个地方被诗人方泳道看中了,想要在这里隐居。
“苍雪四檐迷䆗窱”,这里的“苍雪”是指白色的雪花,“四檐”是指屋檐,“迷䆗窱”形容雪花覆盖在屋檐上的景象。
“绿波三面浸琅玕”,这里的“绿波”指的是湖面上的水波,“三面”是形容词短语,描述的是四面都有水波环绕。“琅玕”是一种美玉,这里用来比喻湖水清澈见底。
“扶行绿竹鸠形杖”,这里的“扶行”是扶着行走的意思,“鸠形杖”是一种用鸠鸟形状制作的拐杖,象征着归隐的生活。
“濯足金沙鸭嘴滩”,这里的“濯足”是洗脚的意思,“金沙鸭嘴滩”指的是沙滩上的沙子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非常美丽。
“几树甘棠同召伯”,这里的“甘棠”是一种树木,传说中召公死后,他的子孙就种下了这种树来纪念他,所以叫做甘棠。“同召伯”意思是说这些树就像是召伯一样,成为了这个地方的象征。
“更留清节比方干”,这里的“清节”是指高洁的节操,“比方干”中的“干”是指树干,比喻这里是诗人方泳道留下的地方就像一棵大树一样坚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通过对水竹亭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归隐之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