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经台畔惜分携,华盖峰前几梦思。
一席地分眠鹿草,三更月在挂猿枝。
我书安能半袁豹,君才端倍十曹丕。
上番画逢虞秘监,不嫌频窜仰山碑。
寄欣笑隐
翻经台畔惜分携,华盖峰前几梦思。
一席地分眠鹿草,三更月在挂猿枝。
我书安能半袁豹,君才端倍十曹丕。
上番画逢虞秘监,不嫌频窜仰山碑。
注释:
翻经台畔:翻经台,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是唐代著名高僧玄奘翻译佛经的地方。惜分携:形容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华盖峰:即华山,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几梦思:几次梦见。一席地:指一块草地。安能:怎能。袁豹:东汉末年名将、政治家,字元龙。曹丕:三国时期魏国的开国皇帝,字子桓。上番画逢:指《历代名家画大法》一书。虞秘监:唐朝诗人虞世南,字伯施,号尚书,越州余姚人,唐太宗时官至右仆射。频窜:《历代名家画大法》一卷,由唐代虞世南编纂,其中“频窜”二字可能是错植,应为“遇”。仰山碑:即《仰山碑》,又名《张迁碑》。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以送别的情感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和美好祝福。
首句“翻经台畔惜分携”,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翻经台是一处重要的文化遗址,也是诗人与友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的象征。这句诗中的“分携”一词,既表达了离别时的无奈,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
“华盖峰前几梦思”,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华盖峰,又称华山,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山之一。这句诗中的“梦思”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我书安能半袁豹,君才端倍十曹丕。”是对两人才华的赞美。这里用“袁豹”和“曹丕”,分别代指两位古人,以此来表达对彼此才能的认可和赞赏。
最后两句:“上番画逢虞秘监,不嫌频窜仰山碑。”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坚定信念。这里的“虞秘监”是指虞世南这位历史上有名的文人墨客,他的书法被后人称为“虞书”。这句诗中的“频窜”可能是指多次拜访,而“仰山碑”则是指《仰山碑》这幅著名的书法作品。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无论多少次拜访,我都不怕打扰您,因为我深信我们的友谊坚不可摧。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美好的祝愿。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卓越的文学才华和高尚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