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鲁城阴,长林肃秋色。
修门负平冈,重墉屹玄宅。
交柯矗云霄,文楷开苍柏。
翁仲俨仪卫,斋厅厂虚白。
境土自清旷,密茂不容隙。
巢居绝禽鸟,郁茁无寸棘。
苔藓带坚埴,草露湿寒碧。
肃躬款崇关,屏气前踧踖。
高陵遂瞻仰,素愿惬平昔。
圣裔偕守长,联翩来接迹。
罗列仪雍容,奠拜助登陟。
慨然渺深思,辞容宛如觌。
徘徊凝睇久,景慕遂叹息。
缅想万世功,纲常赖扶植。
林林区宇内,孰不沾圣泽。
宜哉子孙枝,蕃衍挺圭璧。
百代如一日,附垄守宗泽。
欲归重踌躇,历览抚碑刻。
崇文际皇元,新庙再修饬。
风厉示多方,镌铭有穹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绘了宣圣墓的壮丽景色和历史背景。
诗句与译文:
- 迢迢鲁城阴,长林肃秋色。(遥想鲁城阴,长林肃秋色。)- 描写鲁城附近的长林在秋天的寂静中显得更加肃穆。
- 修门负平冈,重墉屹玄宅。(修门负平冈,重墉屹玄宅。)- 描述鲁城的大门背后是一片宽阔的高地,城墙高耸,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
- 交柯矗云霄,文楷开苍柏。(交柯矗云霄,文楷开苍柏。)- 指树木交错,直插云霄;文采斐然,如古代的学者一样崇高。
- 翁仲俨仪卫,斋厅厂虚白。(翁仲俨仪卫,斋厅厂虚白。)- 描述了庙宇前庄严的守卫和空无一人的殿堂。
- 境土自清旷,密茂不容隙。(境土自清旷,密茂不容隙。)- 表达了对鲁国土地的赞美,这里指的是鲁国的疆域广大,资源丰富,没有可供侵占的空隙。
- 巢居绝禽鸟,郁茁无寸棘。(巢居绝禽鸟,郁茁无寸棘。)- 描述了鲁国的土地肥沃,适合居住和种植,没有荆棘阻挡。
- 苔藓带坚埴,草露湿寒碧。(苔藓带坚埴,草露湿寒碧。)- 描绘了鲁国土地上生长的青苔和草根,以及早晨露水打湿的草地,呈现出一种清新而寒冷的景象。
- 肃躬款崇关,屏气前踧踖。(肃躬款崇关,屏气前踧踖。)- 描述了面对圣地时,人们恭敬的态度和紧张的心情。
- 高陵遂瞻仰,素愿惬平昔。(高陵遂瞻仰,素愿惬平昔。)- 描述了站在高高的陵墓前,实现了过去的心愿。
- 圣裔偕守长,联翩来接迹。(圣裔偕守长,联翩来接迹。)- 描述了鲁国的子孙们世代守护着这片土地,并不断有人前来继承他们的事业。
- 罗列仪雍容,奠拜助登陟。(罗列仪雍容,奠拜助登陟。)- 描述了祭祀时的庄重仪式和人们的虔诚祈祷。
- 慨然渺深思,辞容宛如觌。(慨然渺深思,辞容宛如觌。)- 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 徘徊凝睇久,景慕遂叹息。(徘徊凝睇久,景慕遂叹息。)- 描述了凝视着美景时的心情,既感叹又羡慕。
- 缅想万世功,纲常赖扶植。(缅想万世功,纲常赖扶植。)- 表达了对历史上伟大功绩的敬仰,以及这些成就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 林林区宇内,孰不沾圣泽。(林林区宇内,孰不沾圣泽。)- 描述了整个国家的繁荣景象,每个人都沐浴在圣人的恩泽之下。
- 宜哉子孙枝,蕃衍挺圭璧。(宜哉子孙枝,蕃衍挺圭璧。)- 强调了后代子孙的繁荣昌盛,就像珍贵的玉璧一样珍贵。
- 百代如一日,附垄守宗泽。(百代如一日,附垄守宗泽。)- 表示无论多少代人,都像现在这样守护着这片圣地。
- 欲归重踌躇,历览抚碑刻。(欲归重踌躇,历览抚碑刻。)- 描述了想要离开却又依依不舍的心情,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 崇文际皇元,新庙再修饬。(崇文际皇元,新庙再修饬。)- 提到了在新的朝代开始时,对鲁公庙进行了重新修缮。
- 风厉示多方,镌铭有穹碣。(风厉示多方,镌铭有穹碣。)- 描述了风教严厉地教导着各方,并在上面刻下了铭记的石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宣圣墓的描述,展现了古代人们对圣人的崇敬之情和对历史的尊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苔藓”、“草露”等自然元素,以及“翁仲”、“斋厅”等建筑元素,都传达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古典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