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维扬十万家,先公曾此驻高牙。
官厅寂寂留芳树,旧馆阴阴闭落花。
祠下系鞍寻芍药,楼前骑鹤听琵琶。
归来不异当时事,一路东风帽影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赠王季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春满维扬十万家 - 这句话描绘了春天到来时,扬州(维扬)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春满”表示春天的来临使整个维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十万家”则暗示了扬州人口众多,家家户户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先公曾此驻高牙 - 这句诗提到了“先公”,指的是诗人的祖父或是父亲等先祖们。他们曾在扬州这个地区留下了足迹,并驻扎在那里的高台之上。”高牙”是指古代军队中的一种高大的旗杆,这里比喻为先公们留下的遗迹。
官厅寂寂留芳树 - “官厅”可能是指过去的官员办公的地方,”寂寂”形容那里寂静无人。”留芳树”指的是那些在官厅周围生长的树木,它们因为受到过往官员的照顾而茁壮成长,成为了一种象征。
旧馆阴阴闭落花 - “旧馆”指的是过去某个建筑或场所,可能是一个宾馆或者宴会厅。”阴阴”形容那里的阴暗,可能是因为时间久远,不再有人光顾。”闭落花”指的是那些曾经盛开的花现在已经凋谢,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祠下系鞍寻芍药 - 这里的”祠下”可能是指某座庙宇或者祠堂所在地。诗人在这里系上了马鞍,去寻找芍药。芍药是一种美丽的花卉,常用于诗词中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这句诗传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楼前骑鹤听琵琶 - “楼前”指的是楼上的庭院或阳台。在这里,诗人骑着一只仙鹤,聆听琵琶的声音。仙鹤通常被视为高贵的象征,而琵琶则是古代乐器之一,常常与音乐、艺术联系在一起。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古典文化和艺术的热爱。
归来不异当时事 - 这是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回到家乡后的心情。”归来”意味着诗人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不异当时事”则表明他回到家乡后,并没有感到与过去有任何不同。这可能是因为家乡依旧保持着那份宁静和美好,使得诗人能够轻易地找回那份久违的感觉和记忆。
一路东风帽影斜 - “东风”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温暖的春风或者新年的风,它带来了温暖和生机。”帽影斜”则形象地描述了帽子的影子被风吹得倾斜,仿佛随风飘荡。这句诗以轻盈的画面结束全诗,给人以美感和诗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扬州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厚的感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高牙”、“芳树”、“落花”、“祠下”、“旧馆”、“芍药”等,通过这些意象传递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情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