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乱缤纷我独遭,归来行径长蓬蒿。
探囊已觉黄金尽,绕舍惟看绿树高。
消闷每沽村店酒,御寒空借故人袍。
掩门独坐凭谁问,白发萧萧两鬓毛。
【赏析】
这是一首自题诗,写诗人在乱世中避乱隐居的生活。全诗从“我独遭”到“唯看高”,层层递进,表现了一个饱经磨难的诗人面对纷乱世态的无奈与孤独。
首句“世乱缤纷我独遭”,是说乱世纷扰,而自己却独来独往,没有同流合污。这一句以“我独遭”三字领起,突出了诗人的清高孤傲。一个“遭”字,不仅写出了诗人在动乱年代中遭遇艰难的处境,也表达了他内心对时局的不满和愤慨。
第二句“归来行径长蓬蒿”,“归”字既表明了诗人归隐的决心,又暗示了他对世态的不屑一顾。“归来”二字,既写出了诗人回到家乡的欣喜,又表现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长蓬蒿”三字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世态的冷漠和对自然的热爱。
第三句“探囊已觉黄金尽”,“探囊”一词,既指诗人回到家中后的举动,又暗示了他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和追求。“黄金尽”三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漠,更突出了他回归自然、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第四句“绕舍惟看绿树高”,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环境。诗人在院子里看到只有高大的绿树,不禁感叹自己的孤独和无助。这一联通过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又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漠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第五句“消闷每沽村店酒”,“消闷”一词,既指诗人内心的感受,又暗示了他面对困境时的无奈。“沽村店酒”三字,既表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寻求解脱的方式,又揭示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态度。
第六句“御寒空借故人袍”,“御寒”一词,既指诗人抵御严寒的措施,又暗示了他面对困境时的无助和孤独。“借故人袍”一词,既表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奈,也暗示了他面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第七句“掩门独坐凭谁问”,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日常生活。诗人在家中闭门不出,独自面对生活的困境,只能向身边的人倾诉自己的心声。这一联通过对比,既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毅力,又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思考。
第八句“白发萧萧两鬓毛”,“白发”一词,既指诗人年岁已高,又暗示了他面对人生沧桑的感慨。“萧萧”一词,既形容了诗人发丝稀疏的样子,又传达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两鬓毛”三字,既指出了诗人年岁已高的事实,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译文】
世间动乱纷扰,我独来独往,归来后的路上都是蓬蒿丛生。
探囊取物已感到空空如也,只看见院中绿树葱茏。
为了消愁常常买醉于村店酒肆,抵御寒冷只借故人衣衫暖身。
向谁诉说心事?满头白发,岁月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