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天涯客寄身,今年憔悴不堪闻。
病来与死传消息,老去无家遗子孙。
故里欢游频入梦,春城凝眺独消魂。
如何藉我知音力,五亩归耕沁北村。
【注释】
1、寄身:寄居。
2、今年:这年,指作者此时(公元749年)。憔悴:消瘦、衰弱的样子。不堪闻:不能忍受。
3、病来:指患病以来。与死传消息:病中常想到死亡的可怕。
4、老去无家遗子孙:年纪大了没有家可归,连儿孙都留不住。
5、故里:家乡。
6、春城凝眺独消魂:春日里站在城外眺望着京城,独自感到心烦意乱,魂不守舍。
7、如何藉我知音力:怎样才能借助我的知己朋友的力量,使我能够重归田园。
8、五亩:指田亩。沁北村:沁州北部的一个村庄,在今山西沁县西北。
【赏析】
这首诗大约是诗人晚年的作品,当时他已年过半百,漂泊在外十年了,久病缠身,身体日渐衰弱,精神也日益颓丧。诗一开头就感叹自己“十载天涯客”,十年来一直在外地漂泊,如今又疾病缠身,真是令人不堪承受。“今年”二句,进一步抒写自己的痛苦和无奈:“今年”已是病魔缠身,人瘦骨嶙峋,连声音也发不出来了。
“病来与死传消息,老去无家遗子孙。”这两句诗是全诗的关键,诗人以“病来”二字为引子,把病痛与死亡联系到一起,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老去无家遗子孙”一句更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无奈和对亲情的深深眷恋。诗人一生漂泊流离,如今却疾病缠身,无法回到家乡,只能孤独地面对这个世界,这种感受是何等的痛苦啊!
诗人转向对过去的回忆:“故里欢游频入梦,春城凝眺独消魂。”这句诗中的“故里”是指他的家乡,“春城”则是指他曾经居住过的京城。诗人通过这两个地方的名字,回忆了过去的美好时光。然而,现在他却只能孤独地站在春天的城中,凝望着远方,深感自己的孤独和无助。这种情感是如此强烈,仿佛要将自己的灵魂都带走一般。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希望和期待:“如何藉我知音力,五亩归耕沁北村。”“知音”在这里指的是那些能够理解自己内心痛苦的知己朋友。诗人渴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让自己能够重新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上,过上平静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深深感慨以及对亲情的依恋。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故乡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