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依城市,萧条门巷深。
夜阑春漏断,窗近晓寒侵。
书幌无灯火,禅堂有磬音。
几番清梵罢,红日上遥林。

岁晚二首

兰若依城市,萧条门巷深。

夜阑春漏断,窗近晓寒侵。

书幌无灯火,禅堂有磬音。

几番清梵罢,红日上遥林。

注释:

  1. 兰若:佛教语,指寺院。2. 城市:指繁华的城市。3. 萧条门巷深:形容寺院的门前和小巷非常寂静、冷清。4. 夜阑春漏断:夜晚已经很深了,春天的漏壶(古代一种计时器)也流尽了水。5. 窗近晓寒侵:早晨的时候窗户被寒冷侵袭。6. 书幌:指书橱。7. 禅堂:指佛塔。8. 几番清梵罢:多次进行诵经的法会结束了。9. 红日上遥林:太阳从远处的树林上升起。赏析:这是一首描述寺院冬夜景象的诗,通过描绘寺院的寂静与孤独,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岁晚二首
兰若依城市,萧条门巷深。
夜阑春漏断,窗近晓寒侵。
书幌无灯火,禅堂有磬音。
几番清梵罢,红日上遥林。
注释:

  1. 兰若:佛教语,指寺院或道观。2. 城市:指繁华的城市环境。3. 萧条门巷深:形容寺院的门前和小巷非常寂静、冷清。4. 夜阑春漏断:夜晚已经很深了,春天的漏壶(古代一种计时器)也流尽了水。5. 窗近晓寒侵:早晨的时候窗户被寒冷侵袭。6. 书幌:指书橱。7. 禅堂:指佛塔或佛寺。8. 磬音:佛教仪式中敲击的乐器,用于诵经等场合。9. 清梵:佛教用语,指诵经、念佛等修行活动。10. 红日:太阳。

译文:
在喧嚣的城市里,我找到了一处安静的寺庙,它的大门虽然紧闭,但周围却显得格外幽静。深夜时分,春日的漏壶已经滴尽了最后一滴水,窗户旁的寒气开始侵袭过来。寺庙内没有一点灯火,只有禅堂中传来的木鱼声和僧人的诵经声。经过多次的诵经法会之后,太阳终于从远方的树林中升起来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座寺庙在冬季的宁静景象。通过对寺庙环境的细致描写,传达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的敬仰。同时,诗中的景物变化也体现了时间流逝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整首诗歌意境悠远,情感深沉,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