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虫切切啼秋露,凉月娟娟照夕风。
鸾凤几曾栖枳棘,鸱鸮多是占梧桐。
人皆酤酒追陶令,我独栽莲学远公。
堪笑当年槐国梦,黄粱未熟已成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月夜四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阴虫切切啼秋露,凉月娟娟照夕风。
注释:阴虫是指蟋蟀,它们在秋天的夜晚鸣叫,发出凄厉的声音;“切切”形容蟋蟀叫声清脆而频繁;“秋露”指秋天的露水;“凉月”形容月亮清澈明亮;“娟娟”也是形容月亮的样子柔和美丽。“夕风”指傍晚的风。整句意思是:蟋蟀在秋天的夜晚叫着,月光明亮地照耀着傍晚的风。

鸾凤几曾栖枳棘,鸱鸮多是占梧桐。
注释:鸾凤是指凤凰,一种神鸟;“几曾”表示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枳棘”指枳树和棘树,都是小灌木,生长在荆棘丛中;“鸱鸮”是一种猫头鹰,常常占据高高的树枝;“占梧桐”是指这些鸟类喜欢选择梧桐树上栖息。整句意思是:凤凰和鸾鸟很少会选择荆棘丛中的枳树和棘树栖息,而猫头鹰却常常占据高大的梧桐树。

人皆酤酒追陶令,我独栽莲学远公。
注释:陶令是指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他曾隐居田园,过着淡泊的生活;“酤酒”是指购买酒喝;“追陶令”是指效仿陶渊明的生活方式;“我独栽莲学远公”是指作者自己种植莲花,效仿晋代名僧慧远(即远公和尚)的修行生活。整句意思是:人们都喜欢喝酒来追求陶渊明那样的隐逸生活,而我则独自种植莲花,学习慧远和尚的修行生活。

堪笑当年槐国梦,黄粱未熟已成空。
注释:槐国梦是指古代传说中的槐树下有一座国家,这里借指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或梦想;“黄粱”指的是黄米饭,古代传说吃了这种米的饭会变成熟食;“未熟”表示还没有完全煮熟;“成空”意味着一切都成了空。整句意思是:可笑那些曾经梦想成为槐树下国度的人,他们的愿望还没有实现就已经破灭了,就像那黄粱还未熟透就已经被烧成了灰烬。

赏析:
这首诗是贾岛的作品,通过咏物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念和哲学思考。诗中通过对蟋蟀、凤凰、猫头鹰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生活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感悟和对于理想人生的追求。同时,诗中还蕴含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以及对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