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草霜严绿减,疏星云尽光寒。
城头一声画角,月落乌啼夜阑。
【注释】
繁草:茂密的草地。霜严:霜冻很厚。画角:古代军中用的号角,这里指城楼上吹响的号声。月落乌啼:月亮落下了,乌鸦啼叫。夜阑:夜晚将尽。
【赏析】
“冬夕”是一首描写深冬傍晚景色的诗,通过描写大自然中万物的凋零、衰败来表现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青春易老的哀伤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寓意深刻。
繁草霜严绿减,疏星云尽光寒。
城头一声画角,月落乌啼夜阑。
【注释】
繁草:茂密的草地。霜严:霜冻很厚。画角:古代军中用的号角,这里指城楼上吹响的号声。月落乌啼:月亮落下了,乌鸦啼叫。夜阑:夜晚将尽。
【赏析】
“冬夕”是一首描写深冬傍晚景色的诗,通过描写大自然中万物的凋零、衰败来表现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青春易老的哀伤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寓意深刻。
【注释】 暮春:指春末。杂兴:即随兴而写,不拘一格的诗。柽(chéng):一种落叶小乔木。额(è):门扇上画着图案或花纹的地方。书幌:有帘子的小窗。旧春:过去的春天,喻已逝的光阴。 【赏析】 这首《暮春杂兴》,写的是一幅春末的图画:满地都是杨柳荫,野水新涨,粉墙之上落满了尘灰。一对蝴蝶飞进书房,在纱窗上翩翩起舞,似乎还绕着残花寻找着什么。全诗以“暮春”为题,却无一字明言春光将尽,而是从杨柳、书幌
野塘风紧涨涟漪,桃花春寒发尚迟。 山色晚晴青不了,倚筇忘却立多时。 译文与注释: 1. 译文: - 野塘在风的作用下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桃李树因春寒而开花较晚,尚未盛开。 - 傍晚时分的天空晴朗,然而山上的颜色却因为春雨的洗礼显得有些暗淡。 - 我靠着手杖站立,不知不觉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2. 注释: - 野塘:指郊外的水塘。 - 风紧:形容风力很大。 - 涨涟漪: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鉴赏作品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然后根据对诗歌的理解作答。 本诗是一首登高望远的抒情之作。首联写登山所见:登上报恩寺阁高高的楼台四下观望,视野十分开阔;极目远眺,青山连绵起伏,一直伸展到天边云端。颔联由远景转向近景,描绘一幅水村图:“水村漠漠连天远,垄树沈沈带雨寒”。水边的村庄稀疏疏散
以下是对《暮春杂兴五首 其二》逐句的注释翻译和赏析: 门掩东风柳色深,暮寒脉脉透衣襟。 春天最是无凭准,一日才晴一日阴。 注释翻译: - 门掩东风:“掩”在这里有关闭之意,“东风”指的是春季温暖的风。这句表达了诗人将门关严,以免春风吹进屋内的情景。 - 柳色深:形容柳树新长出的嫩绿颜色浓郁而深远。 - 暮寒脉脉:暮色中透出的寒冷如同脉搏般持续不断。这里的“暮寒”指夜晚的低温
【赏析】 此篇写冬日偶成的景与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在逆境中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首句写“清霜欲重小春天”,点明时节是深冬,但天气转晴,阳光明媚,春意融融,万物开始复苏。“小春天”三字,既写出了冬天里春天的气息,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和向往。次句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杨柳萧疏,带着晓烟。杨柳枝条细长柔软,迎风摇曳,柳絮飘飘;而柳叶则已经泛黄,显得萧疏
注释:湘云把碎剪的春衣裁剪成衣物,步入青山映照着夕阳。我已经没有心思去打渔和猎取,野禽为何也会惊飞。 赏析:此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面,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诗中通过“湘云碎剪作春衣”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大自然的美好景色。接着,“步入青山映夕晖”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漫步在青山之中,欣赏着夕阳余晖的景象。最后,“我已无心事渔猎,野禽何事亦惊飞”两句
【注释】: 暮春(晚春)杂兴五首 其五 红药花开春欲归,绿杨阴暗燕争飞。 晚来一阵东风雨,又送馀寒上客衣。 暮春时节百花盛开,春天将要返回了,而柳树的嫩叶还郁郁葱葱,燕子在树上争着飞起来。 傍晚,忽然刮起一阵狂风,雨点打在身上,冷得刺骨,好像把春天的余温都赶跑了。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暮春时节的景象。“红药花开春欲归”写春花盛开,春天即将结束。“绿杨阴暗燕争飞”写杨柳阴翳,燕子争先恐后地飞回巢中
【注释】 ①感旧:诗人触景生情而写的一首七绝。 ②绿杨萧瑟飐秋风:绿杨树叶因秋风萧瑟而飘零飒飒作响。飐,风吹物使之摆动的意思。 ③客去门间酒盏空:客人走了,酒坛里空空如也。盏,一种古代饮酒用具,圆形的。 ④绮席:精美的丝织品制成的筵席。 ⑤画楼:雕梁画栋的楼房。 ⑥赏析:此诗写诗人秋夜独坐画楼,触景生情,怀念友人之情油然而生。全诗句句不离秋、月、人三景,而“客”字贯穿始终,构思巧妙,语言精炼
注释:三江指的是长江的下游三段,即江西、江苏、安徽境内的长江。汗漫游指在江边游玩。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吴越两国的谋臣越国大夫范蠡与仇雠吴国的伍子胥,讽刺了他们生前功高震主,死后被追封为神的行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评判和对现实政治的看法
绿杨深处画桥横,风掠平湖碧浪生。 待得笙歌城郭去,苎袍筇竹自闲行。 注释与赏析: 1. "绿杨深处画桥横":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日景象,绿色的杨柳掩映中一座精致的小桥横跨,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艺术品。画桥的形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这份美好景致的欣赏和珍惜。 2. "风掠平湖碧浪生":这句诗通过动态的描绘,展现了春风拂过湖面,激起波纹,形成一层层碧绿的波浪
【解析】 此词上片写武陵桃源,下片写武陵桃源的美景。全词语言朴实流畅,意境清新明净,表达了作者向往美好、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漫说人间无路”,是说桃源虽然遥远,但只要一棹能通,就没有什么道路不可走;“岂知一棹能通”,意思是说只要自己肯下决心,就能到达。“红英夹岸”一句,描绘出一片烂漫春光,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将谓神仙别境”两句,是说桃源虽在人间,但已远离尘世喧嚣
朝中措·虎邱怀古 芳塘水满绿杨风,台殿隐朦胧。几度春来幽径,马蹄踏碎残红。 寂寥广坐,尘埃漠漠,客散堂空。讲石雨苔侵遍,九原谁起生公。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芳塘水满绿杨风 - 芳塘水满:描述的是池塘水面宽广,清澈见底的场景。 - 绿杨风:指的是杨柳随风轻摆,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环境氛围。 2. 几度春来幽径 - 几度春来:表达了春天多次到来,但每次来时都有不同的景致。 - 幽径
【诗词】 谒金门 · 赠雕銮匠 天赋巧。刻出都非草草。浪迹江湖今欲老。尽传生活好。 万物无非我造。异质殊形皆妙。游刃不因心眼到。一时能事了。 【注释】 1. 天赋巧:指天生的技艺巧妙。 2. 刻出:形容技艺精湛,作品生动。 3. 浪迹江湖: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4. 尽传生活好:将技艺所体现出来的生活之美传承下去。 5. 万物无非我造:指万物都是由人创造的,表达了对技艺人的赞美。 6.
注释:村边有几棵红色的树,屋外四面都是青山。整日没有人能到达,孤云在薄暮时飞回来。 赏析:这是一幅描绘农村景色的诗。首句“村边几株红树”写诗人居住的村庄旁边有几棵红色的树,红树与绿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给人以视觉上的美的感受。第二句“屋外四面青山”则描写了屋外的青山,山峦起伏、连绵不断,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注释】 1. 冲虚观:一座道教观。 2. 元圣清虚此耀真:元圣是道教对老子的尊称,清虚观是老子讲学的场所,所以这里的元圣指老子,清虚观指老子的道场。耀真即彰显真实,这里指道家追求的虚无自然、返璞归真。 3. 地静无心闲日月:意思是说天地之间一片清净,没有尘世的喧嚣和纷扰,连日、月这样的天体都显得那么宁静安详。 4. 山高举首近星辰:山之高远可以与天空中的星辰比肩,形容山峰之高峻。 5.
注释与赏析: 1. 抠衣步入轩辕界,身世翩翩物外游。 - 抠衣:古代一种礼仪行为,即穿着整洁后用手触摸衣襟以示洁净。这里用来形容人物的衣着整齐、干净。 - 步入轩辕界:轩辕,即轩辕黄帝,古代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始祖,这里是借指某个特定的领域或空间。轩辕界,即神话中轩辕黄帝居住的地方,代表着神秘和庄严。 - 身世翩翩物外游:身世,指人的出身和背景;翩翩,形容举止优雅;物外,指超脱世俗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