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千岩拥翠螺,人家处处掩松萝。
溪头静坐者谁子,赋就新诗拟《伐柯》。

题李成所画十册

万壑千岩拥翠螺,人家处处掩松萝。

溪头静坐者谁子,赋就新诗拟《伐柯》。

注释:

  1. 万壑千岩拥翠螺:形容群山环抱,山峰如同绿色的螺壳一般。
  2. 人家处处掩松萝:描述每户人家都掩映在松萝之下,宛如仙境。
  3. 溪头静坐者谁子:指的是坐在溪边吟咏的诗人。
  4. 赋就新诗拟《伐柯》:《诗经·小雅·伐木》中有“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一句,原句意为砍伐斧柄以作工具,此处用来形容写诗如砍伐斧柄,技艺娴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水田园风光的诗,通过描绘群山、溪流以及隐居的隐士,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首句“万壑千岩拥翠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群山环绕的景象比作绿色的螺壳,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群山的连绵起伏和形态各异。同时,“拥”字也表达了山峦之间的紧密关系,仿佛它们是紧紧相依的。
    次句“人家处处掩松萝”,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景色。这里的“人家”指的是山间或溪边的小屋,而“掩松萝”则形象地描绘出这些小屋被茂密的松树和萝藤所覆盖的景象。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幽静、清新的感觉。
    第三句“溪头静坐者谁子”,引入了一个隐士的形象。他选择在溪边静坐,似乎在沉思或是欣赏周围的美景。这里没有直接描写这个隐士的具体动作或神态,但通过“静坐”二字可以感受到他的宁静和淡然。
    最后一句“赋就新诗拟《伐柯》”,则巧妙地运用了一句古诗《诗经·小雅·伐木》中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技艺。这句诗不仅与前面的景色相呼应,还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文化的气息和深度。
    全诗通过对山水田园风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诗歌创作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