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月有食之,死魄无遗光。
至阴自肃肃,岂曰敢亢阳。
天中有闇虚,无乃俄相当。
奄忽就灭没,见者为怜伤。
几欲张威弧,举矢射天狼。
恐非圣人意,伫立但徊徨。

【诗句释义】

月亮有被食之象,死魄无余光。

至阴自肃肃,岂曰敢亢阳。

天中有闇虚,无乃俄相当。

奄忽就灭没,见者为怜伤。

几欲张威弧,举矢射天狼。

恐非圣人意,伫立但徊徨。

【译文】

月亮有被食之象,死魄(月相)无余光。

至阴自然肃杀,岂敢与太阳争辉?

天中昏暗空旷,恐怕会突然相遇。

忽然之间就消失不见,旁观者为之哀痛悲伤。

几乎想要张开强弓,举起弓箭射向长蛇天狼。

只怕这不是圣人的心意,我只好徘徊不前而彷徨。

【赏析】

《月食》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之一。此诗描写了月食这一天文现象,反映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命运的看法。全诗共八句,每句四言,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首联“彼月有食之,死魄无遗光”以月食开始,描述了月亮被食的现象。月亮被食意味着其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没有留下任何光芒。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月亮比作一个已经死去的生命体,强调了月亮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颔联“至阴自肃肃,岂曰敢亢阳”进一步描绘了月亮的景象。至阴是指月亮的黑暗面,它自然地表现出一种肃穆的气氛,不敢与太阳争辉。这里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突出了月亮与太阳之间的对立关系。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在面对自然时所表现出的渺小和无力。

颈联“天中有闇虚,无乃俄相当”描绘了天空中的黑暗空洞之处,似乎预示着月亮即将消失在其中。这里的“闇虚”和“俄相当”都表达了一种神秘和不可预测的感觉,使读者对接下来的情况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尾联“奄忽就灭没,见者为怜伤”则直接描写了月食的过程。月亮突然就消失了,留下的只有一片漆黑。这里运用了夸张和描绘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月亮消失的惋惜和同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月食这一天文现象,表现了诗人对宇宙的敬畏和感慨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在宇宙面前的渺小和无助。这种深沉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使得这首诗成为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