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凫浴日金粼粼,垂杨马嘶三月春。
游蜂舞蝶总爱客,飞絮落花时近人。
东风吹水入银瓮,芳草为我铺绿茵。
更催朝露染魏紫,舞袖一拂南山尘。
【注释】
丁丑:年号,此诗作于万历三十二年。三月七日:农历二月十二日,春分后第一个甲子日。城南子期工部仲礼省郎世文编修文远照磨学升县尹子威主事克成秘书至能照磨子通编修凡十人二首:诗人在城南为诸官宴集时所作。
川凫(fú):水鸟,即鸭。金粼粼:金色闪光。
垂杨:杨柳。马嘶:马奔跑的声音。三月春:春天。
游蜂舞蝶:飞舞、盘旋的蜜蜂和蝴蝶。总爱客:都喜爱这美景。
飞絮落花:飘飞的柳絮和飘落的花瓣。人:指人居住的地方。
东风吹水:东风把流水吹起。银瓮(yǒngɡōnɡ):一种古代酒器,用铜制作,形似圆口瓶,故又称“圆口樽”。
芳草为我铺绿茵(yīn):青草如同铺上了绿色的地毯。芳草:香草。茵:草垫。
朝露:早晨的露水。染魏紫:使紫色花朵上沾上晨露。魏紫:牡丹花的一种,花色为深紫红色。
舞袖一拂:挥袖如舞蹈般地掠过。南山尘:山间尘土。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城南与各官宴集时所作,描写了宴集时的景色和气氛,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开头两句“川凫浴日金粼粼,垂杨马嘶三月春。”写景。川凫即水鸟,浴日即沐浴着日光,金粼粼形容水面波光粼粼。垂杨即杨柳,马嘶即马儿奔跑的声音。三月春即春天。这两句写出了宴集时明媚的阳光和欢快的气氛。
第三句“游蜂舞蝶总爱客,飞絮落花时近人。”写宴会中的客人。游蜂飞舞盘旋,蝴蝶飞舞旋转,这些蜜蜂和蝴蝶都喜欢这美丽的景色,纷纷飞过来,落在花上,飞絮即飘飞的柳絮,落花即飘落的花瓣,时近人即指这些飞絮和花瓣落在人们的身边,增添了宴会的情趣。
第四句“东风吹水入银瓮,芳草为我铺绿茵。”写宴会中的器皿。东风吹水,使水流进酒瓮中,这是对宴会气氛的渲染;芳草为我铺绿茵则描绘出宴会上的景色,芳草如茵铺在宴席之上,使人感到舒适宜人。
第五句“更催朝露染魏紫,舞袖一拂南山尘。”写宴会中的人们。朝露即早晨的露水,魏紫即牡丹花的一种,花色为深紫红色,舞袖一拂则指挥动衣袖如舞蹈一般地掠过,南山尘则指山间尘土,这里用来形容宴会上人们的欢声笑语,使得宴会更加热闹。
这首诗通过宴会上的美丽景色和愉快气氛,以及宴集时的宾客们的表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