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出金门,春色动远山。
使者持节去,翩如跨双鸾。
崔嵬嵩少峰,卓立乾坤间。
中夜南极浮,星河绕天坛。
石室有宝书,泉鸣玉珊珊。
安得揖浮丘,青云骖羽翰。
【注释】
天香:指梅花的香气。金门:宫名,在今河南洛阳市南。嵩衡淮海三首:即“嵩高淮远、海阔天长”。《汉书·苏武传》:“天子曰:‘南方卑湿,君何不虑’。”李陵对曰:“臣知不齐,诚恐负秦罪,愿得久自毋数与家相见,以是尽思,则死愿也。”此诗借咏梅而写其坚贞不屈,报效国家之志。
使者:指李子威等奉命祭祀的使臣。持节去:持皇帝所授予的符节离去。翩(piān):形容马飞奔的样子。鸾:传说中的一种鸟,这里借指骏马。崔嵬:高耸。嵩少峰:指嵩山少室山。双鸾:一作“双凫”,古代传说中有二只相向飞翔的仙鹤,这里借指李子威等。浮丘公:相传为仙人名。《列仙传》:浮丘公授安期先生枣大还丹。
中夜:半夜。南极:北斗星的柄端,即“斗杓”之一。浮丘:传说中的仙人名,常骑龙乘云而行。天坛:指天上祭天的大祭坛。石室:山洞。宝书:指《周易》经文。玉珊珊:形容泉水声。
安得揖浮丘:怎么能请得上浮丘公这样的仙人呢?青云骖(cān)羽翰:驾着白云和白羽之翰,意思是乘龙飞升。
【赏析】
此诗借咏梅而写其坚贞不屈,报效国家之志。
前四句写景,先点题,然后写梅花。诗人把梅花比作使者,用李子威等人代祀嵩山少室山、淮河、大海三地的情景,表现梅花的清香、傲霜、凌寒的特性,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迎风傲雪的品格。
后六句写情,诗人用李子威等人代祀嵩山少室山、淮河、大海三地的情景,表现梅花的芳香、高雅、超俗的特性,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迎风傲雪的品格。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花以人格,将梅树人格化为使者,使诗歌的抒情更具浪漫色彩。
全诗语言质朴,格调清新,意境高远。诗人以梅花喻君子,赞颂了梅花的高洁、傲岸、幽独、坚韧的品质,表达了作者渴望象梅花那样清雅绝俗,不慕荣利,不随俗趋炎附势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