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处山谷,壮岁游京师。
性本猿鹤群,焉能牛马驰。
曩有采薪忧,挂冠愿为医。
近得圣贤心,读书甘如饴。
习贯已成癖,岂无君子知。
诗句解释与译文:
- 少年处山谷,壮岁游京师。
- 注释:少年时期(在山谷中)生活简朴;壮年时期(在京城)追求功名。
- 译文:年少时生活在山林之中,而成年后却游历于繁华的京城之中。
- 性本猿鹤群,焉能牛马驰。
- 注释:本性如猿猴和仙鹤一样自由自在,怎能被驯服像牛马一般行动?
- 译文:我生来就具有像猿和鹤一样的自由本性,怎么可能被束缚得像牛或马那样行动?
- 曩有采薪忧,挂冠愿为医。
- 注释:曾经因为生计问题(采薪)而忧愁,因此辞去官职,希望成为一名医生。
- 译文:我曾因为生计的忧虑而感到困扰,于是我决定辞职,希望能成为一名医生。
- 近得圣贤心,读书甘如饴。
- 注释:逐渐领悟了圣贤的思想,读书对我来说就像享受美味的食物一样。
- 译文:我逐渐理解了圣贤的思想,阅读书籍对我来说是一种乐趣和滋养。
- 习贯已成癖,岂无君子知。
- 注释:习惯已经形成一种癖好,难道没有君子了解我吗?
- 译文:我的这种习惯已经形成了一种癖好,难道没有君子了解我吗?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别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王君冕离开故土返回陕西的情感。诗中描绘了王君冕从少年到壮年的变迁,从一个山居者到一位求学者再到一个有志于成为医生的仁人志士的转变。
第一句“少年处山谷”,暗示了他早年的清贫与自由。第二句“壮岁游京师”则展示了他步入中年后的抱负和追求。第三句“性本猿鹤群,焉能牛马驰”反映了他不愿被拘束的性格以及与自然、超然的生活态度。
第四句“曩有采薪忧,挂冠愿为医”透露了他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改变命运的渴望。第五句“近得圣贤心,读书甘如饴”表明他已经接受了圣贤之道,并把读书视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最后一句“习贯已成癖,岂无君子知”则是对自己坚持原则和信念的自我肯定,同时也表达了对知己的渴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自己,展现了一个人成长、变化的过程,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