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魄声声切,教侬听不禁。
都缘伤国破,岂是怨春深。
枕上幽人思,灯前逆旅心。
花枝疑恨血,到处映山林。
诗句释义
1 帝魄声声切: 这句描述了杜鹃声的持续和清晰,暗示着一种悲伤和忧虑的氛围。
- 教侬听不禁: 这表达了诗人无法控制自己对这种声音的倾听和感受,可能因为其哀伤的情感深深触动了诗人。
- 都缘伤国破: 表明所有的声音都是因为国家被攻破而引起的哀愁和悲痛。
- 岂是怨春深: 这句话提出了疑问,质疑为何在春天这样的季节里要感受到哀伤。
- 枕上幽人思: 这里的“幽人”指的是一个沉浸在梦境中的、孤独的人。他在床上思考,可能是在回忆过去或担忧未来。
- 灯前逆旅心: “逆旅心”可能意味着内心的旅途或者是一种漂泊不定的心情。在这里,它描绘了一个在夜灯下独自旅行、心怀忧郁的形象。
- 花枝疑恨血: 这句话通过将花朵与血液相比较,形象地描绘了杜鹃鸟啼叫时的悲戚和激烈,仿佛是因为它们所经历的苦难而感到痛苦。
- 到处映山林: 这个意象表明杜鹃鸟的哀鸣声传遍了整个山林,无处不在。
译文
杜鹃声声切切,教我难以抗拒。
全都因为国家被破坏,怎能不怨恨春天?
梦中幽人思绪纷飞,灯前旅人心绪烦乱。
花瓣似乎因血泪而红,遍布于山林各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杜鹃的叫声,表达了深深的悲伤和忧愁。诗人不仅捕捉到了自然界中这一物种的哀鸣,还巧妙地将其与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情绪相结合,使得诗歌充满了历史感和情感的深度。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国家破碎、个人遭遇不幸的深刻同情,同时也反映了人在逆境中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怀念。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更是对人类共通情感和历史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