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觉老秋郊,山臞出岭坳。
萧骚风脱叶,清峭树留梢。
渐失牛羊径,难藏鹳鹊巢。
炉烧供夜读,童扫莫轻抛。
次冰寮尤倅落叶
陡觉老秋郊,山臞出岭坳。
萧骚风脱叶,清峭树留梢。
渐失牛羊径,难藏鹳鹊巢。
炉烧供夜读,童扫莫轻抛。
注释:
- 陡觉老秋郊:突然感觉到秋天的气息
- 山臞出岭坳:山显得瘦弱,露出岭上的凹口
- 萧骚风脱叶:萧瑟的秋风使树叶纷纷落下
- 清峭树留梢:清新而陡峭的树木上仅留下几枝
- 渐失牛羊径:牛羊的路径渐渐消失
- 难藏鹳鹊巢:难以隐藏鹳鹊筑巢的地方
- 炉烧供夜读:夜晚在火炉旁读书
- 童扫莫轻抛:孩子们不要随意丢弃打扫的工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季节的景象和感受。开篇便以“陡觉”二字点出了作者对秋天到来的感知,随即描绘了山岭、树林等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秋日景象的深切感受。诗中的“萧骚风脱叶”,“清峭树留梢”等句,用生动的语言刻画了秋风吹动树叶的情景,以及树木因风力而呈现出的形态,形象地展现了秋天的自然景色。接下来,诗人转向对动物生活状态的描述:“渐失牛羊径”,暗示着秋天的到来使得牛羊失去了往日的踪迹;“难藏鹳鹊巢”,则反映了鸟类为避寒而选择筑巢的高飞习性。此外,诗中还提到了“炉烧供夜读”,表现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仍坚持读书的场景,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最后一句“童扫莫轻抛”,则表达了对孩子的关爱之情,提醒他们不要随意丢弃打扫的工具,体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环境保护的责任感。整首诗歌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活动的描写,传达了一个热爱自然、珍惜时光和关注环境保护的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