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竹赤松子,定交泉石间。
不关渠势利,落得自萧闲。
画写景中景,云分山外山。
兴来时散策,兴尽便知还。
【注释】
孤竹:即孤竹国,在今河北省卢龙县东南。赤松子:《列子·黄帝篇》载:赤松子,神农时雨师也。后因以“赤松子”为神仙的代称。定交:约定相会。泉石:水边岩石。不关:不涉及。渠:我,指诗人自己。势利:权势和财利。自萧闲:自有闲适之乐。画写:描写。景中景:如诗中所言的山水景色。云分山外山:山外有一座座山峰。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前八句借孤竹、赤松子、泉水、岩石等自然景物来抒发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孤竹赤松子,定交泉石间”,点出题旨。孤竹,即孤竹国,古国名,故址在今河北省卢龙县东南。赤松子,传说中仙人的别号,《列子·黄帝篇》说:“炎帝者,黄帝之子也,长于姜水,在冀州,故又号之曰祝融。”后人因以“赤松”或“赤松子”为神仙之代称。诗人用“孤竹赤松子”比喻自己的隐居生活,说自己与世无争,甘于清贫,像孤竹国的王子一样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与泉水石岩为伴,过着闲逸自在的隐居生活。
颔联“不关渠势利,落得自逍遥”,承上启下。“渠”,通“其”,指诗人自己。诗人用“不关渠势利,落得自逍遥”表明自己虽然隐居,但是并不因为隐而失志,反而更感到逍遥自在,没有束缚,自由自在。这一句表明了诗人的心境。
颈联“画写景中景,云分山外山”,承上而来,进一步说明诗人的隐居生活情趣。诗人把隐居生活比作一幅画,画中的景就是山水,山上的云就像是画上的景。诗人通过这种巧妙的比喻,表现了他在山林之中自由自在的闲情逸致。
尾联“兴来时散策,兴尽便知还”,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情趣。当诗人心情高兴的时候,他喜欢漫步山林,欣赏山水之美。当心情平静下来,他就返回家园,过上了宁静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将隐居生活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山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