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容环佩肃千官,空设番僧止雨坛。
自是半晴天气好,螺声吹起宿云寒。
【注释】
雍容:庄重。环佩:指妇女所佩戴的首饰。千官:朝廷百官。番僧:即喇嘛,西藏佛教僧侣。止雨坛:佛教中祈雨的坛场,以供佛前设祭祈祷之用。宿云:隔夜的云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滦京(今北京)游览时写的一首咏叹诗。首句写宫廷的仪仗队伍整齐严肃,接着写祈雨的喇嘛,然后写天晴好,最后写风起云动。全诗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意境优美。
雍容环佩肃千官,空设番僧止雨坛。
自是半晴天气好,螺声吹起宿云寒。
【注释】
雍容:庄重。环佩:指妇女所佩戴的首饰。千官:朝廷百官。番僧:即喇嘛,西藏佛教僧侣。止雨坛:佛教中祈雨的坛场,以供佛前设祭祈祷之用。宿云:隔夜的云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滦京(今北京)游览时写的一首咏叹诗。首句写宫廷的仪仗队伍整齐严肃,接着写祈雨的喇嘛,然后写天晴好,最后写风起云动。全诗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意境优美。
注释:百戏表演在京城又及时举行,西方的佛子正在浏览宏伟的规划。彩云隐隐约约地飘过,翠阁深深处传来玉笛吹奏的悠扬之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京城百戏游城的盛大场景,展现了皇家的富丽堂皇和热闹繁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动态描绘,如"彩云隐隐"、"翠阁深深"等,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繁华盛世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开放与繁荣,人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注释】 滦京:指今北京城。杂咏:即“即事”。一百首:本篇是其中的一首。强欲驱愁酒一卮:强自劝饮,以酒浇愁。 解鞍闲看古祠碑:卸下马鞍,悠闲地观看古庙中的石碑。 居庸:山名。在北京市昌平区西北长城脚下。千载兴亡事:指明、清两个朝代在这里建都。 天中月色知:天中,即北斗七星的中间一颗星,古人常用以比喻月亮。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题是“杂咏”,内容却不是一般的咏史诗
诗句释义与赏析: 塞边羝牧长儿孙 - 塞边:指边疆地区。羝牧:用羊来放牧。长儿孙:养育了众多的子孙。此句意指在边疆地区,人们通过放牧牛羊的方式养育后代。 水草全枯乳酪存 - 水草:指牧场上的草木和植物。全枯:全部枯萎。乳酪:牛奶制成的奶酪。此句描绘了牧场上植被已尽,但依然能从残留的乳汁中取得营养,维持生活。 不识江南有阡陌 - 不识:不知道。阡陌:古代用于田间划分土地的白线(阡)和土堆(陌)
诗句原文:窈窕谁家女未笄,日高停绣出帘帷。 译文:这是元代诗人杨允孚的《滦京杂咏一百首》中的一首诗。描述了一位年轻女子在阳光明媚的时候,穿着精美的衣服,走出她的闺房,准备开始一天的劳作。她的美丽和纯洁让人忍不住要称赞。 关键词解释: - 窈窕:形容女子美丽、端庄的样子。 - 笄:古代女子成年时的礼仪,将头发盘绕在头顶,插上簪子,标志着成年。 - 日高:指上午的阳光明媚,也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诗句:"买得香梨铁不如,玻瓈碗里冻潜苏" 译文: 好不容易买到的香梨,还不如玻璃碗里的冰块清凉。 注释: 1. 买得香梨:指购买到珍贵的水果,即香梨。 2. 铁不如:形容香梨比玻璃碗中的冰块更令人感到清凉。 3. 玻瓈碗里冻潜苏:用玻璃碗装冰块,使其在碗中冷冻后散发出清凉的感觉。 赏析: 杨允孚通过生动的描述表达了对夏日炎炎时所得到一丝凉意的珍视。香梨虽然珍贵,但在炎热的夏天
滦京杂咏一百首 这是一组描写边塞风光的诗作,共一百一十首,其中第一百四十一首是《九月滦京》的续篇。滦(luan)即卢龙,今北京西南,古属幽州。这首诗写的是九月的卢龙地区雪花飞舞的景象。 滦京九秋飞雪里,香压萸囊与梦违。 卢龙地区深秋时节降下了纷纷扬扬的大雪,香气浓郁的茱萸被压在袋子里,与自己的梦境相违背。 雁字不来家万里,狐裘旋买换征衣。 大雁无法飞来报信,离家万里却无消息
宫监何年百念消,冠簪惊见髻萧萧。 挑灯细说前朝事,客子朱颜一夕凋。 注释:元代的宫廷太监在很多年里都难以忘记过去,他们惊讶地发现头发已经稀疏了。在微弱的灯光下,我详细地讲述了前朝的故事,而那些曾经年轻的客人现在却满脸憔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宫中老太监对过去的怀念以及他眼中的年轻客人的衰老变化。诗人以怀旧和感慨的心情,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通过对比“百念消”与“髻萧萧”
注释: 试将往事记从头,意味着重新回想过去的事情。老鬓征衫总是愁,表示年纪增长,但心中依然充满了忧愁。天上人间今又昔,表示现在与过去相比,无论是天上还是人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滦河珍重水长流,表示希望滦河水源远流不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天上人间今又昔”来表达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变化
滦京杂咏一百首 卖酒人家隔巷深,红桥正在绿杨阴。 佳人停绣凭阑立,公子簪花倚马吟。 注释: 《滦京杂咏》是元代诗人杨允孚创作的一卷诗作,共包含108首诗。滦水流经此地,因此也被称为“滦京”。这些诗主要记录了元世祖忽必烈在避暑行幸期间的情况。 译文: 隔着小巷可以看见一个酿酒的人家,那架红桥就矗立在翠绿的柳树荫下。美丽的少女靠在栏杆上绣着花,公子则戴着簪花骑着马边吟边唱。 赏析:
诗词名:《滦京杂咏·御馔官厨》 滦京,自古为帝王之都,而今亦为避暑胜地。元世祖忽必烈于此建开平府城,中统年间升京城,至正年间更升大都,故地今为龙岗,昔日繁华之地,今朝静谧如初。 御馔官厨不与民间争余味,金门掌膳之意勤如。此句描绘的是宫中厨师们每日辛勤劳作的景象。他们不仅负责皇帝的日常饮食,更是用心制作每一份食物,以确保每一位皇帝都能得到满意的餐食。 光禄寺的瓶中酒,烂醉归时月已上初
滦京杂咏一百首是清朝诗人袁景文的诗作,收录在《随园诗话》中。全诗如下: 月出王孙猎兔忙,玉骢拾矢戏沙场。 皮囊乳酒锣锅肉,奴视山阴对角羊。 注释与赏析: - 第一句:“月出王孙猎兔忙”,这里的“月出”指的是月亮升起的时候,“王孙”是指贵族或公子哥儿的称呼,“猎兔”则是指打猎。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月亮升起的时候,贵族或公子哥儿们正在忙着打猎兔子。 - 第二句:“玉骢拾矢嬉戏沙场”
【注释】 滦:今河北唐山市。杂咏:杂体诗。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滦州春景的诗,写诗人在南坡上观赏暖绿的树木和南屏的美景,云散风轻,天空晴朗。作者寄语行人,停下马来观赏这美好的景色,并嘱咐他们六龙(指皇帝)飞升,计画归程。全诗语言优美,画面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鸾舆,皇帝的车子。八月,农历八月,这里代指帝王。玉勒雕鞍万骑忙,指皇帝出行时,马鞍上镶嵌着玉石装饰,四周有万匹马在奔驰。天上龙归才带雨,天空中云彩像龙一样飘动,刚刚下了雨。城头夜午又经霜,傍晚时分太阳已经落山了。 赏析:此诗描写的是皇帝出行的景象,诗人通过对皇帝车驾出行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皇家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首句“鸾舆八月政高翔”,描绘了皇帝乘坐华丽的马车
诗句:正元紫禁肃朝仪,御榻中间宝帕提。 译文:皇帝在紫禁城进行严肃的早晨仪式,御榻之间放着珍贵的帕子。 注释:正元紫禁:皇帝的宫殿在紫禁城内。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的地址,象征皇权至高无上。肃朝仪:举行庄严的早晨仪式。御榻:帝王坐卧的地方。中间宝帕提:御榻中间放置着珍宝帕子。王母寿词歌未彻,雪花片片彩云低。注释:王母寿词:祝寿颂词。歌未彻:歌声还没有完全唱完。雪花片片彩云低:雪花纷纷扬扬,彩云低垂
元夕华灯带雪看,佳人翠袖自禁寒 杨允孚《滦京杂咏一百首》中的第一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灯火辉煌下飘舞的大雪景致。“元夕华灯带雪看”中的“元夕”即指元宵节,而“华灯”则是指装饰华丽的灯笼在雪景映衬下更显得璀璨夺目。“佳人翠袖自禁寒”,描绘的是节日中穿着华丽服饰的佳人们虽然被雪寒冷气侵袭,却仍保持着优雅的姿态,不禁让人联想到节日中人们欢聚一堂、享受温暖和欢乐的场景。
滦京杂咏一百首 试数窗间九九图,馀寒消尽暖回初。 梅花点遍无馀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译文: 我试着在窗户上画了九宫图,将余下的寒冷都赶走了,温暖的春风又开始了。 梅花已经开得没有白色的斑点,现在看到的都是杏树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在窗边尝试画出九宫图,象征着希望和决心。他成功地驱散了剩余的寒冷,迎来了温暖的春风,这是对生命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