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酒人家隔巷深,红桥正在绿杨阴。
佳人停绣凭阑立,公子簪花倚马吟。

滦京杂咏一百首

卖酒人家隔巷深,红桥正在绿杨阴。
佳人停绣凭阑立,公子簪花倚马吟。

注释: 《滦京杂咏》是元代诗人杨允孚创作的一卷诗作,共包含108首诗。滦水流经此地,因此也被称为“滦京”。这些诗主要记录了元世祖忽必烈在避暑行幸期间的情况。

译文: 隔着小巷可以看见一个酿酒的人家,那架红桥就矗立在翠绿的柳树荫下。美丽的少女靠在栏杆上绣着花,公子则戴着簪花骑着马边吟边唱。

赏析: “红桥”是连接两岸的一座石桥,它位于滦水之上,横跨两岸。桥下的河水清澈透明,桥上的栏杆由红色石块砌成,显得古朴而庄重。这座桥不仅是交通要道,也是文人墨客赏景吟诗的好地方。桥下,绿柳依依,微风拂过,柳枝轻轻摇曳。岸上,有一家小小的酒馆,酒馆旁有一条小巷子,巷子深处隐约可见一个卖酒的老人,他的酒馆名为“沽酒人家”。

桥的南侧是一片翠绿的柳树林,阳光透过柳叶洒落在水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每当微风吹过,柳条随风轻摆,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北侧则是一座古老的石桥,它见证了滦水的变迁。桥上行人络绎不绝,他们或骑马、或步行、或坐船,都从这里经过,前往避暑之地。

在这座桥上,人们可以看到一位美丽的女子正倚靠在栏杆上绣花。她身着一袭华丽的服饰,手中拿着绣针,专注地绣着一幅精美的画卷。她的面容清秀,眉目如画,仿佛是从画中走出来的仙女。旁边的男子手持一把簪花,他身着华丽的官服,头戴金冠,显得威武而庄重。他们两人似乎在欣赏彼此的美丽,不时发出赞叹之声。

除了这两位主人翁外,桥上也有许多游人。他们有的骑马而来,有的步行而来,还有的带着家人一同前来。他们或欣赏美景,或与友人畅谈,或独自沉思,享受着这个宁静的时刻。在这座桥上,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氛围,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宫廷之中。

红桥与绿柳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桥下的河水清澈见底,河面上漂浮着几朵荷花和荷叶。微风吹过,荷叶轻轻摇曳,荷花散发出阵阵清香。河岸边,绿草如茵,草地上散落着几只蝴蝶和小鸟。它们在草地上欢快地跳跃着,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桥边的柳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春天来临时,柳树抽出嫩芽,绿意盎然;夏天时,柳树郁郁葱葱,为人们提供阴凉;秋天时,落叶满地,景色宜人;冬天时,柳树枝干裸露,显得坚韧而有力。无论是春夏秋冬,柳林都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这首诗描绘了滦水河畔的一个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诗中的景物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之韵,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