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华灯带雪看,佳人翠袖自禁寒。
平生不作蚕桑计,只解青骢鞴绣鞍。
元夕华灯带雪看,佳人翠袖自禁寒
杨允孚《滦京杂咏一百首》中的第一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灯火辉煌下飘舞的大雪景致。“元夕华灯带雪看”中的“元夕”即指元宵节,而“华灯”则是指装饰华丽的灯笼在雪景映衬下更显得璀璨夺目。“佳人翠袖自禁寒”,描绘的是节日中穿着华丽服饰的佳人们虽然被雪寒冷气侵袭,却仍保持着优雅的姿态,不禁让人联想到节日中人们欢聚一堂、享受温暖和欢乐的场景。
此诗通过对比“华灯”与“雪”的元素,巧妙地表达了节日的喜庆与冷冽天气形成鲜明对比的景象,同时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文化氛围。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自然观感和对细节的捕捉能力,也展示了元代社会的生活面貌和文化特色。
译文:
正月十五夜,灯火辉煌映着纷飞的雪花。
佳人轻摆翠袖抵御寒意。
赏析: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将节日的热闹场景和个人感受巧妙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境界。诗中的“华灯”与“雪”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方面强调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元代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通过对节日景象的细腻描绘,杨允孚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风貌,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