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士传心要,诸方叩道玄。
至今卓锡地,莹彻有遗泉。
注释:
大士传心要,诸方叩道玄。
这两句诗描述了大士(观音菩萨)将传心的秘诀传授给各地的僧人,让他们向道(即佛教的教义和道理)求教。
至今卓锡地,莹彻有遗泉。
这两句诗描绘了至今仍然有人来此地烧香拜佛,泉水清澈透亮,如同菩萨留下的圣水一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大士传心的秘诀以及后人对此地的崇敬之情,展现了嵩山作为佛教圣地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大士传心要,诸方叩道玄。
至今卓锡地,莹彻有遗泉。
注释:
大士传心要,诸方叩道玄。
这两句诗描述了大士(观音菩萨)将传心的秘诀传授给各地的僧人,让他们向道(即佛教的教义和道理)求教。
至今卓锡地,莹彻有遗泉。
这两句诗描绘了至今仍然有人来此地烧香拜佛,泉水清澈透亮,如同菩萨留下的圣水一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大士传心的秘诀以及后人对此地的崇敬之情,展现了嵩山作为佛教圣地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岁晚周南见此翁,未应抵苦厌尘笼。 人须老后心方定,诗到工时例合穷。 饭颗尽从嘲杜甫,荆钗元不笑梁鸿。 倚楹三咏鸱枭句,始信《离骚》继国风。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 岁月已晚在南方,见到这个老人,他并不厌恶被尘世所困扰。 人到了老年才能内心安定,诗到了精湛的境界自然会穷尽。 米饭粒都被嘲笑为杜甫的饭颗,荆钗也不会笑梁鸿的荆钗。 倚靠在窗边三遍咏唱鸱枭的诗句,这才相信《离骚》继承了《诗经》。
陶君秀晋人尝为司竹监使因祖渊明尝游五柳庄为立五柳祠在县东西原方见有祠堂诗碑向禹城侯先生司竹时与扶风张明叙六曲李仲常凤翔董彦材从之学如白云楼海棠馆所谓胜游也兵后吾弟主之亦西州衣冠之幸感今慨昔不能不惘然也握手一笑知复何年敢先此以为质兼示鄠亭赵秀才其三 不见长杨馆,人家只翠微。溪流环监署,林影入宫闱。花鸭夜方静,竹䶉秋更肥。青仙无处问,老泪日沾衣 注释译文: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不见长杨馆
注释: 寄商孟卿:写给商孟卿,商孟卿是作者的好友。 东原:地名,这里指代家乡。 芸窗:指书斋。 张翰:三国时吴国人,因秋风起思念故乡,辞官归隐。 惠连:南朝梁诗人江淹的弟弟谢惠连,因春草生而怀念故园。 王母:《山海经》中说,西王母住在瑶池之侧。 溪翁:泛指隐士。 侯芭:春秋时鲁国贤大夫公仪休,他爱吃鱼,但有人给他送鱼吃时,他会把鱼扔回。 太玄:《老子》中的《太玄》。 赏析:
城荒寺古冷如冰,绛帐谁烧照佛灯。 闲绕空阶观石刻,偶闻音语得乡僧。 注释: - 城荒:城市破败,荒凉无光。 - 寺古:寺庙古老,历史久远。 - 冷于冰:形容寒冷之极,如同冰一般。 - 绛帐:红色的帷帐,古代僧人用以遮蔽的布幔。 - 谁烧:没有人点燃。 - 照佛灯:照亮佛像前的灯笼。 - 闲绕:随意地绕。 - 空阶:空荡的台阶。 - 石刻:石制的雕刻。 - 偶闻:偶然听到。 - 音语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内容与主题。解答此题,需要把握全诗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第一句“轵道牵羊事已非,更堪行酒着青衣”,写李斯因赵高诬陷而被迫自尽,其妻子被牵连入狱之事已成定局,如今又有人要来劝饮行酒。“轵道”是地名,在今陕西三门峡市陕县。这里指秦朝京城咸阳的北门。李斯曾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后来却落得个全家被抄的悲惨结局。李斯的儿子和女儿也都被牵连入狱
陶君秀,晋人,尝为司竹监使。因祖渊明尝游五柳庄为立五柳祠在县东西原方见有祠堂诗碑。向禹城侯先生司竹时与扶风张明叙六曲李仲常凤翔董彦材从之学如白云楼海棠馆所谓胜游也兵后吾弟主之亦西州衣冠之幸感今慨昔不能不惘然也握手一笑知复何年敢先此以为质兼示鄠亭赵秀才 其四 老病乡心重,艰危世契疏。 少年知自立,近日定何如。 渭上千丛玉,陂头半尺鲈。 往来元不恶,容我坐篮舆。 注释: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
《呈公茂》 十五年雪冰相看,风姿依旧照人颜。 自分归隐于野草,君心犹在路旁观。 渭北几时无梦寐,终南处处有清泉。 求田问舍何足惜,伴我太玄草已繁。 注释: 1. 冰雪相看十五年 - 形容时间长久,就像冰雪一样寒冷和明亮。 2. 风姿依旧照人颜 - 形容人物的风采仍然美丽如初。 3. 自分归隐于野草 - 表示自己愿意隐居山林。 4. 君心犹在路旁观 - 表示对方还在路上观望。 5.
宿重阳宫 村落到山尽,轩窗临水多。 野禽如旧识,邻叟渐相过。 林静连官竹,篱疏补女萝。 夜深眠不著,倚杖看星河。 注释: 村落到山尽:村落延伸到山的尽头 轩窗临水多:轩窗对着流水 野禽如旧识:野禽像老朋友一样熟悉 邻叟渐相过:邻居的老人逐渐走过来 林静连官竹:树林安静,连着官家竹子 篱疏补女萝:篱笆稀疏,修补着女萝 夜深眠不著:夜深了还睡不着 倚杖看星河:靠着拐杖观看银河 赏析:
陶君秀,晋人,曾为司竹监使。因祖渊明尝游五柳庄,为立五柳祠堂在县东西原方见有祠堂诗碑。向禹城侯先生司竹时与扶风张明叙六曲;李仲常凤翔董彦材从之学,如白云楼、海棠馆所谓胜游也。兵后吾弟主之,亦西州衣冠之幸。感今慨昔不能不惘然也。握手一笑知复何年敢先此以为质兼示鄠亭赵秀才其二 违别亦已久,萧萧双鬓丝。 自怜多病后,不似早年时。 暮雨千山道,春风五柳祠。 剩留溪上竹,到处刻新诗。 赏析
【解析】 “病中次答”即“病中再次答谢”,这是诗人与友人书信往来的用语,所以第一句应为“病中再次答谢”。第二句的意思是:我离开南塘已经十五年了。第三句的意思是:梁园的狂放不羁的司马之流,是不适合我的。第四句的意思是:我要在药裹里装好身体,用心计去经营世俗之事。第五句的意思是:我将在涌翠亭前的水边,再一次见到我家的清泉。 【答案】 病中再次答谢。 十五年后重返故地,一别南塘; 梁园之狂士不合我意
游嵩山十三首轘辕坂 邂逅洗耳翁,去饮上流水。 此日傥相逢,黄犊应渴死。 诗句释义及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游人游览嵩山时的所见所感。诗的开头“邂逅洗耳翁,去饮上流水”描写了诗人偶遇一位正在洗耳的老翁,并邀请他一同去饮山上清冽的泉水。这里的“上流水”指的是山中的清泉。第二句“此日傥相逢,黄犊应渴死”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偶遇可能带来的美好时光的期待和幻想,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哀愁
以下是对《游嵩山十三首·其一·轘辕坂》的逐句解释: - 诗句:《游嵩山十三首·其一·轘辕坂》是元朝杨奂的作品,描绘了盘盘十二曲、石岭瘦峥嵘的景象。 - 注释:轘辕坂,即著名的轘辕山,为太室山支脉,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是登封古八景之一,因有轩辕黄帝升天之地的传说而闻名。 - 译文:蜿蜒曲折的山路共有十二道弯曲,石质的山岭显得格外峻峭险要。脚下竟然还有平坦的地方,这是何等的惊险
【注释】 轘辕(huànyuán):山名,在河南省。 中:指天地的中心。 北窗梦:指周公旦辅佐成王的史事。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嵩山后所作。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登上轘辕坂所见,一片开元石,愈知天地中。开元石,就是著名的“三神石”,相传为周文王所立,上刻“文王陟降”,下书“赤雀衔书”。这里用开元石象征武王伐纣的历史。 后两句写自己的感想,今晚梦见周公,可能见到他辅佐成王的事迹。 全诗以景起兴
诗句:盘盘十二曲,石岭瘦峥嵘。脚底有平地,何人险处行。 译文:蜿蜒曲折的山路,石头山峦高耸入云,脚下却有平坦的道路。谁能在这险要的地方行走呢? 注释:盘盘十二曲,表示山路盘旋曲折,有十二个弯曲。石岭瘦峥嵘,描述了石岭的形态,显得孤独而高峻。脚底有平地,指在险要之处,也有平坦的地方。何人,是谁。险处行,在这里行走,意味着危险。 赏析:这首诗以盘绕的山路和孤高的石岭为背景
读通鉴 风烟惨澹驻三巴,汉烬将燃蜀妇髽。 欲起温公问书法,武侯入寇寇谁家? 注释: 1. 风烟惨澹:风卷起尘土,烟雾弥漫,景象凄迷。 2. 驻三巴:驻扎在四川的三巴地区。 3. 汉烬将燃:汉朝的残败即将被点燃。 4. 蜀妇髽:指妇女因战乱而束发的髻式。 5. 温公:指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苏轼,字子由,号东坡居士。 6. 武侯: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人称武侯。 赏析:
【注释】紫阳阁:在今江西上饶西南。三生事:指与白居易、元稹的友谊,三人曾结为“白、元、刘”之交。黄尘:唐时以黄色为帝王之色,故称天子为黄龙天子,或称黄衣天子。此处指皇帝。 【赏析】《紫阳歌》是元和四年(809)诗人在江州任司马时写的一首七律。当时诗人正在紫阳阁下小住,作此篇寄赠白居易。这首诗写于诗人任江州司马期间,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朝廷的愤恨之情。 首联“碧瓦朱甍动紫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