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傍笳鼓记迎新,又作长亭惜别人。
千里畏途成雅俗,一言寒谷变阳春。
朝廷有意归杨震,父老无从借寇恂。
金印此行如斗大,西还遥望使车尘。

【解析】

此诗前四句写饯别场景,后四句写送别之意。首联“道傍笳鼓记迎新,又作长亭惜别人”,点明时间、地点及人物。“道傍”是说饯别地点在道路旁。“笳鼓”是说当时所用的乐器。“记”字是“记录”“记载”的意思。“迎新”是说人们为杨同知送行。“又作长亭惜别人”是说杨同知在饯别时也作长亭送别的事。

颔联“千里畏途成雅俗,一言寒谷变阳春”,写送别时的情景。“千里畏途”是指杨同知即将离开的路程很远,路途艰险,使人畏惧难行。“成雅俗”是指离别之时,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对杨同知的敬意和惜别之情,使这趟离别之路变得温馨和祥和。“一言”指杨同知告别时说的一席话。“寒谷变阳春”是指杨同知的一席话使得原本寒冷的山谷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使人们对杨同知产生了深深的怀念之情。

颈联“朝廷有意归杨震,父老无从借寇恂”意思是说朝廷有意让杨同知回归,而百姓们却无法从他那里借用杨震的力量。“杨震”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大臣,以清廉著称。“寇恂”是东汉时期另一位大臣,也是以清廉而著称。作者在这里用杨震和寇恂来比喻杨同知,说明杨同知虽然离去,但是他留下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尾联“金印此行如斗大,西还遥望使车尘。”意思是说杨同知此次出行所携带的金印非常之大,杨同知在西还之际,只能远远望着那扬起的尘土,遥寄思念之情。尾联表达了杨同知对故乡亲人的深深思念。

【答案】

道傍笳鼓记迎新,又作长亭惜别人。

千里畏途成雅俗,一言寒谷变阳春。

朝廷有意归杨震,父老无从借寇恂。

金印此行如斗大,西还遥望使车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