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襟和气任天真,岂意俄成千载人。
笃厚西都诸老传,宦游南海宰官身。
竹君所幸存中子,荀氏何妨有二仁。
早及相门今白发,传来哀讣倍酸辛。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陈子升创作的《哭文溪》,全诗共四十六字。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满襟和气任天真,岂意俄成千载人。
笃厚西都诸老传,宦游南海宰官身。
竹君所幸存中子,荀氏何妨有二仁。
早及相门今白发,传来哀讣倍酸辛。
注释:我满怀着和谐之气,任凭天性纯真自然;哪想到一转眼就成了千百年的人了。在西都诸老中,笃厚之人传颂千古,我虽在宦游南海时担任过宰官之职,但仍然保持君子之风。竹君所剩下来的只有中子,荀氏也无妨有二仁。如今我已早早到了做宰相的年龄,头发已经斑白;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更使我悲痛欲绝,酸楚万分。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已故文溪(即陈文升)的深切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文溪生前的人格风范和一生的经历。首句“满襟和气任天真”形象地描绘了文溪的胸怀宽广、气质平和,以及他对生活的自然态度。次句“岂意俄成千载人”,则表达了诗人对文溪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第三句“笃厚西都诸老传”,赞颂了文溪在西都地区的影响力和崇高地位。第四句“宦游南海宰官身”,描绘了文溪在宦海中的经历和成就。第五句“竹君所幸存中子”,“荀氏何妨有二仁”,则是对文溪家族的评价,认为竹君和荀氏都是贤德之人。第六句“早及相门今白发”,感叹文溪未能及时进入相位,而已经白发苍苍。最后一句“传来哀讣倍酸辛”,表达了诗人收到哀讣消息时的悲痛心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表达对亡友哀悼之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