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旷天高木叶疏,水清沙白鸟相呼。
胡笳处处军麾满,鬼哭村村汉月孤。
新亭举目山河异,故国伤神梦寐俱。
黄菊欲开人卧病,可怜三径已荒芜。
【注释】
野旷天高木叶疏:野草辽阔,天空湛蓝,树叶稀疏。
胡笳处处军麾满:到处都吹着胡笳,到处都是旌旗飘扬。
新亭举目山河异:站在新亭放眼四望,看到山河景色与以前大不相同。
故国伤神梦寐俱:怀念故乡伤心到梦里都梦见了。
黄菊欲开人卧病:菊花快要开放的时候,我因病在床上躺着。
三径已荒芜:我那曾经走过的小路现在已经荒芜了。
【赏析】
这是一首怀乡诗。首联写景,颔联写事,颈联写梦,末联抒怀,情景相融,浑然一体。“野旷天高木叶疏”写秋日野外空旷无际,天高气爽,树叶稀疏,给人以萧瑟凄凉之感。“水清沙白鸟相呼”则描绘出一幅水清沙白,白鸥翔集的宁静秋景图,使人们感受到秋的清朗和静谧。“胡笳处处军麾满”,是说到处都响起了胡笳声,处处都有战旗飘扬;“鬼哭村村汉月孤”,则是说在荒凉的村子里鬼哭狼嚎,一轮冷清的月亮挂在天边。这两句诗把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写得十分凄清。“黄菊欲开人卧病”一句,是作者的自伤之语,他因病卧床,菊花即将盛开,但自己却躺在床上不能起。诗人以“人卧病”来映衬“欲开黄菊”,表现出一种悲凉之情。而“可怜三径已荒芜”,则是全诗感情的高潮,也是对全诗感情的总结。“三径”指东晋陶潜在庐山开垦的三棵松树间的小径。陶潜曾在此隐居,后人称为“三径”。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的佳句,此处用此典,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最后一句“可怜三径已荒芜”,既是对自己理想破灭的慨叹,也是对世道人心的愤懑。
《和姚子敬秋怀五首》作于建兴三年(260)秋。当时,蜀汉政权已面临曹魏军队的进攻,内部也出现了动荡。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诗中虽未明言,但却流露出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关注,表现了他的爱国忧民的思想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