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冻初解,阳气方满盈。
旭日照原野,万物皆欣荣。
是时可种桑,插地易抽萌。
列树遍阡陌,东西各纵横。
岂惟篱落间,采叶惮远行。
大哉皇元化,四海无交兵。
种桑日已广,弥望绿云平。
匪惟锦绮谋,祗以厚民生。
【注释】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农历的二月。
解:融化。
盈:充足。
旭日:太阳。
原野:田野。
欣荣:欢喜茂盛。
种桑:种植桑树。
抽萌:抽出嫩芽。
阡陌:田间的小路。
篱落:围墙。
交兵:交战。
弥望:远望。
绮罗:指丝织品。
【译文】
仲春时节冰雪开始融化,阳气方盛。
阳光照耀原野,万物欣欣向荣。
这个时候适合种桑,插下枝条就能发芽生根。
树木成行遍于田间,东西纵横。
不仅仅局限于篱笆间,人们还采叶怕走远路。
伟大的皇元化,四海之内没有战争。
种桑的人已经很多了,远望一片绿色的海洋。
不仅仅是为了锦绣绸缎,而是用厚民生。
【赏析】
此诗是元代诗人张养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咏物抒怀为主旨,通过描绘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图画,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关切和对和平繁荣社会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开头两句写阳春之始,万物复苏的生机景象。”仲春冻初解,阳气方满盈”,这是说春天到了,大地回暖,积雪开始融化,阳光普照大地,万物复苏,呈现出勃勃的生命力。这两句以景衬情,渲染出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气氛,为下面的描写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四句描绘了农田里的景象。”旭日照原野,万物皆欣荣”,阳光照耀着田野,万物都充满了活力和希望。这里的”欣荣”一词,既形容了万物的生机勃勃,也暗含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接下来的八句描绘了农事活动的场景。”是时可种桑,插地易抽萌。列树遍阡陌,东西各纵横”,这个时候最适合种桑,插入土壤就很容易发芽生根。田野中树木成行,东西交错纵横,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这里通过对农田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也反映了农业劳动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六句进一步强调了农民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安定繁荣的局面。”岂惟篱落间,采叶惮远行”,不仅仅是在篱笆间采摘叶子,人们还有担心行走太远而劳累。这一句揭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
“大哉皇元化,四海无交兵”,伟大的皇元化,四海之内没有战争。这句诗表明了当时社会政治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这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繁荣稳定的深深祝福和期望。
“种桑日已广,弥望绿云平”,种桑的人已经很多了,远望一片绿色的海洋。这句诗描绘了农田里桑树郁郁葱葱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也象征着国家繁荣发展的景象。
“匪惟锦绮谋,祗以厚民生”,不仅仅是为了锦绮谋,而是用厚民生。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的仁政思想,他不仅仅关注物质财富的增加,更关心民生福祉的改善。这也体现了作者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国家未来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