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庙初科射策郎,如今斑白玷朝行。
东风昨夜闻归雁,梦绕江南烟水长。
【注释】
天历庚午:天历元年,即公元1357年。会试院中马伯庸尚书杨廷镇司业及玄:马伯庸是当时的会试院院长官;杨廷镇是当时的主考之一;及玄是杨廷镇的弟弟。乙卯榜进士:乙卯科进士考试的录取名单。偶成绝句:偶然写成的四句诗。纪其事:记述这件事。出院:辞别出考场。明日:第二天。有敕督修经世大典:皇帝颁布诏书,要督促他编修治国理政的大典书。又成小诗:他又作一首五言绝句。寄诸弟:给弟弟们送去这首诗。
【赏析】
此诗是诗人应制科举后所作。当时朝廷以修纂经世大典为要务,作者被诏命参加修纂工作,因而在辞别出考场时写下了这首诗。
开头两句“天历庚午会试院中马伯庸尚书杨廷镇司业及玄皆乙卯榜进士偶成绝句纪其事”,点明写作的时间和缘由。天历庚午是天历元年,是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即位的第三年,也是元仁宗登基的第三年(公元1357年)。这年的科举考试是会试,会试录取的进士称为乙卯科进士。乙卯科进士考试的录取名单就是“乙卯榜”。这里所说的马伯庸、杨廷镇、及玄都是乙卯榜上的进士,他们同时应制入京应试,并同登乙卯榜,成为进士。作者与他们相识相知,于是便写了这首绝句记述这次经历,并把这首诗寄给弟弟们。
中间两句“仁庙初科射策郎,如今斑白玷朝行”,是作者对乙卯科进士的回忆。“仁庙”是元仁宗的庙号。乙卯科进士考试的录取名单是“仁庙初科射策郎”,也就是说乙卯科进士考试是由元仁宗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这是元朝开国以来首次由皇帝主持的科举考试。“射策”即策问,是宋明清时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方式,考生须就所出的试题作答。
作者回忆说:当年自己应举的时候,还是一位年轻的进士,而今日已白发苍苍,成了朝中的官员。作者感慨万千,写下了“东风昨夜闻归雁,梦绕江南烟水长”的诗句。这句诗的意思是:昨天晚上我听到南飞大雁的声音,仿佛在梦中我回到了江南的故乡,那里有美丽的山水画卷。
全诗结构紧凑,意境高远,语言简练含蓄,富有韵味,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表达了他对自己功名未就、仕途坎坷的悲叹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