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枝淡淡与浓浓,垂叶应无靃靡容。
玉立满身都是雨,何人能识葛陂龙?
诗句大意:
墨竹两枝形态各异,淡雅浓密各具风采。垂叶如无雨露滋润,玉立身姿尽显风骨。满身雨水如同雨龙,何人识得这葛陂龙?
译文:
墨竹两枝姿态不同,淡雅与浓密各有风味。枝叶下垂若无雨露滋养,玉立身形尽显风骨。身披雨水宛如雨龙,有谁能够辨识出葛陂的龙?
注释:
- 墨竹:用毛笔蘸墨画的竹子,相传始于唐代画圣吴道子,也有说始于五代郭崇韬之妻李氏。墨竹画因其用笔遒劲、节气高尚,一直以来都受到历代文人雅士的推崇。
- 淡雅浓密:形容墨竹的色彩层次,既清淡又浓郁,各有千秋。
- 垂叶应无靃靡容:描述墨竹枝叶下垂的姿态,如同没有受到风吹雨打的样子。
- 玉立:形容墨竹身姿挺拔,如同美玉一般。
- 满身都是雨:用来形容墨竹在雨中的姿态,仿佛被雨水洗礼,更显风骨。
- 葛陂龙:传说中一种具有神力的龙,此处用以比喻墨竹非凡的气质和独特之美。
- 宗庙朝廷文册制诰:泛指皇帝颁发的各种文书或命令,这里用来指代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成就。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墨竹的形态和气质,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品质的推崇和对真正识货之人的渴望。诗中“两枝淡淡与浓浓”形成了对比,突出了墨竹的色彩层次,而“玉立满身都是雨”则赋予了墨竹以生动的形象,使其在雨中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两句“何人能识葛陂龙”,则是诗人对于真正识货之人的期待和赞美,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艺术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墨竹的赞美,传达了诗人对于坚韧不拔品质的推崇和对真知灼见的追求。
这首诗不仅是对墨竹本身特征的描绘,更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抒发和表达。通过这首作品,读者可以感受到元代文化氛围中的文人雅士精神风貌和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艺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