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由来进退宜,几回料敌计何奇。
地分南北兴亡兆,天限关山战伐疲。
兵已不支犹奋臂,将仍尽锐慨舆尸。
坤维烽燧休频举,犹恐英魂待出师。
【注释】
- 都统何公:指明代辽东总兵官何奴,字子中。
- 老将:指何奴。
- 进退宜:指战争的胜败是难以预料的。
- 料敌计:“料敌”是估计敌人,“计”是指计谋,这里指的是军事策略。
- 地分南北:指何奴所管辖的地区在明朝北方,而清朝则在南方。
- 兴亡兆:指战争的结果会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
- 天限关山:指关山(指长城)是上天所限制的地方,不能随便越过。
- 战伐疲:指长期的战争和征伐让士兵疲惫不堪。
- 奋臂:指士兵奋力向前。
- 慨舆尸:指士兵们在战争中英勇牺牲。
- 坤维烽燧休频举:指不要频繁地发动战争。
- 犹恐英魂待出师:指仍然担心有勇敢的士兵愿意为国家出征。
【赏析】
这首诗是对明朝辽东总兵官何奴的赞颂。诗中表达了对何奴作为一位老将,能够料敌制胜的军事才能的赞扬,同时也对他的勇敢、坚韧不拔的精神表示钦佩。
首联“老将由来进退宜”,诗人称赞何奴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将军,他的决策总是明智和及时的。这反映了诗人对何奴军事智慧的极高评价。
颔联“几回料敌计何奇”,进一步强调了何奴的策略和计划的高明之处。这里的“几回”可能指的是他多次成功预测并阻止了敌人的行动,显示了他卓越的战略眼光。
颈联“地分南北兴亡兆,天限关山战伐疲”,则从更宏观的角度描述了何奴的影响力。这里提到了何奴所辖地区的地理特点——南北分界线,以及由于长期的战争导致的士兵疲惫,暗示了这场战争给国家带来的深远影响。
尾联“兵已不支犹奋臂,将仍尽锐慨舆尸”,则是对何奴个人勇气和决心的赞美。尽管面对困难,何奴依然不退缩,继续激励士气,甚至以身殉国。这种精神体现了何奴作为一名将领的伟大品质。
这首诗通过对何奴的描绘,展示了一个老将的风采和勇气,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