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薜荔去琼琚,递递南来八使车。
人隐考亭春自远,马嘶春水难谁纾。
好扶名义垂千载,不把衣冠辱四书。
为守彝伦先训在,洁身珍重返吾初。
注释:
- 身披薜荔去琼琚:身着薜荔,头戴玉制的冠帽。薜荔是一种植物,古人认为可以避邪。
- 递递南来八使车:形容使者的车辆络绎不绝。
- 人隐考亭春自远:指诗人隐居在考亭,春天的到来也显得那么遥远。
- 马嘶春水难谁纾:意思是说,即使有骏马嘶鸣,也无法缓解心中的焦虑。
- 好扶名义垂千载:意思是要弘扬正义,名垂千古。
- 不把衣冠辱四书:意思是说,不会因衣冠而玷污了四书五经。
- 为守彝伦先训在:意思是要遵守伦理纲常,坚守先贤的教诲。
- 洁身珍重返吾初:意思是要保持自己的清白,回归最初的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隐居生活和对道德、名誉的执着追求的诗。诗中描述了诗人身着薜荔,头戴玉冠,迎接南来的使者,表现出他的谦逊和高尚。同时,诗中的“人隐考亭春自远”和“马嘶春水难谁纾”等句子,描绘出诗人与世隔绝,远离红尘,寄情自然的生活状态。
诗的最后一句“洁身珍重返吾初”,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和名誉的重视,他坚持原则,不因外界诱惑而改变初心。这种坚守正道的精神,正是诗人所倡导的“为守彝伦先训在”。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道德观念的诗歌,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展现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对道德和名誉的坚守,以及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