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威破竹列城惊,谁信偏裨不肯迎。
两箭离弦声霹雳,二雄交毙气峥嵘。
可怜侯服微臣在,忍见人间大厦倾。
万木凋零风雪里,尚馀铁树一花明。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诗人陈著在被元朝俘虏后所作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和悲痛之情。
我们来逐句解释这首诗:
- 沙洋堡裨将边公
- “沙洋堡”可能指的是南宋时期的一个重要军事要塞或城镇,“裨将”是古代军队中的副职将领,“边公”则可能是边地将领的称呼。
- 兵威破竹列城惊
- “兵威破竹”是一种比喻,意思是像用竹子劈开一样轻易地打败对方。这里的兵威是指军队的强大威力,“破竹”则是形容这种威力如同破开竹子般迅速。而“列城”则指的是许多城池,这里用来表示敌军的力量很大。
- 谁信偏裨不肯迎
- “谁信”是疑问词,意思是“谁会相信”。这句话的意思是,谁还能相信那些小官们不会来迎接呢?
- 两箭离弦声霹雳
- “两箭离弦”意味着两支箭已经离弦,即将射出。“声霹雳”则形容发射时的声音如同打雷一样响亮。
- 二雄交毙气峥嵘
- “二雄”指的是两支力量强大的部队,“交毙”则是双方交战的意思。“气峥嵘”形容交战时的激烈场面。
- 可怜侯服微臣在
- “侯服”是古代的一种官服,象征着地位和权力。“微臣”则是自称,这里指诗人自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那些高官厚禄者的无奈和悲愤。
- 忍见人间大厦倾
- “人间大厦”指的是人间的一切建筑和文化,“倾”则是倒塌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文化的担忧和忧虑。
- 万木凋零风雪里
- “万木凋零”指的是树木都被风吹落,形容草木凋敝、荒凉的景象。“风雪里”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这句诗描绘了战争带来的荒芜和凄凉。
- 尚馀铁树一花明
- “铁树”是一种植物,生长很慢,很少开花。这里用来比喻少数坚持正义、不屈不挠的人。“花明”则是花开的样子,这里形容这些少数人的存在就像春天里的花朵一样珍贵和明亮。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述和深刻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和悲痛之情。诗人以沙洋堡裨将边公为引子,通过对战争的描述和对敌人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担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那些高官厚禄者的无奈和悲愤,以及对战争中人们的苦难和牺牲的同情。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