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守池阳历几时,坐看战马四郊驰。
半空矢石应难御,一矗楼台未易支。
血染帛书身永诀,壁题诗句世长辞。
细君含笑从君后,忠节双双今古奇。
【注释】
池州通判赵公:指唐朝的诗人赵嘏。
分守池阳历几时:在池阳(今安徽贵池)任职,时间已很长了。
战马四郊驰:指池阳一带战事不断,战马四处奔走。
半空矢石应难御:指敌军箭如雨下,我军难以抵御。
一矗楼台未易支:指城墙虽高也支撑不住。
血染帛书身永诀:指战场上牺牲的将士,他们的鲜血洒满了战旗和书信。
壁题诗句世长辞:指在战火中留下诗作和名句,使世界永远记住这些英勇事迹。
细君含笑从君后:指妻子带着孩子在后方默默祝福丈夫,她的笑容如同春花绽放。
忠节双双今古奇:指夫妻二人的忠诚和节操,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嘏在任池阳通判期间所作。赵嘏(806—853),字承之,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咸通十二年(872年)进士,曾任多地县尉、监察御史等职。因事被贬,后任广平、江陵两郡太守。他的诗歌多写景咏物,风格清新隽永,善于运用比喻手法。此诗描写的是池阳之战的情景,表达了对战争中牺牲将士们的哀悼之情。
首联“分守池阳历几时,坐看战马四郊驰。”意思是说在池阳担任通判已有很长时间了,我坐在官署内,眼睁睁地看着战马在郊外奔跑。这里的“分守”指的是担任官职,“池阳”是指当时的池州地区。
颔联“半空矢石应难御,一矗楼台未易支。”意思是说虽然敌军箭如雨下,但我们的士兵却无法抵挡;虽然城墙很高,但也无法支撑住敌人。这里的“矢石”指的是箭和石头,“御”是抵抗的意思;“楼台”指的是城墙上的烽火台。
颈联“血染帛书身永诀,壁题诗句世长辞。”意思是说战场上有许多将士牺牲了,他们的尸体上沾满了鲜血和泥土;他们的诗篇和遗言将永远流传下去,激励着后世的人们。这里的“帛书”指的是战报、书信等书面材料,“长辞”表示永远告别。
尾联“细君含笑从君后,忠节双双今古奇。”意思是说妻子带着孩子默默地祝福丈夫,她的笑声如同春花般美丽。而夫妻二人的忠诚和节操将永远被世人所铭记,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这里的“细君”指的是妻子,“从君后”表示跟随丈夫一起前行。
整首诗通过对池阳之战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战争中牺牲将士们的深深哀思和对他们忠诚节操的赞美。同时,诗中的“细君”一词也寓意着夫妻间的深厚感情和相互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