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事中宫已历年,蒙恩扈从赴幽燕。
名王索好缘难合,烈妇捐生节已全。
日晏寝门疑锁钥,夜长驿馆泣婵娟。
同来小妮犹堪诧,一样清风两地传。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的“赏析”要求,再仔细阅读每句诗,分析诗中所包含的信息,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具体的赏析。
“美人朱氏”,首联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和背景。“朱氏”,是宫中的女子。“朱颜”,指女子容颜红润。“给事中宫已历年”,说明主人公在宫中已经度过了许多年。“蒙恩扈从赴幽燕”,主人公随皇帝出行,去往幽州、燕州的边疆地区。“幽燕”,这里指的是幽州、燕州等地,即今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
颔联“名王索好缘难合,烈妇捐生节已全”,进一步描述了主人公的身世背景。“名王”,指的是古代的诸侯王;“索好”,意为追求美好的东西。“缘难合”,指因种种原因而不能如愿以偿。“烈妇”,指忠烈的妇女。“捐生”,指为国捐躯,牺牲生命。“节已全”,指贞节已经保全。“名王索好缘难合”,指那些权贵们追求美好事物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如愿以偿;“烈妇捐生节已全”,指那些忠烈的妇女为了国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颈联“日晏寝门疑锁钥,夜长驿馆泣婵娟”描绘了主人公在旅途中的生活状况。“日晏”,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寝门”,指睡觉时的门;“疑锁钥”,指怀疑自己像被锁上一样。“夜长驿馆泣婵娟”,指在漫长的夜晚,主人公独自坐在驿馆里哭泣。“婵娟”,指美女,也借指美女的眼泪。这句诗描绘了主人公在漫长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助。
尾联“同来小妮犹堪诧,一样清风两地传”则表达了主人公对同伴以及自己的感慨。“小妮”,指年轻女子。“堪诧”,值得惊讶;“一样清风两地传”,指虽然身处两地,但仍然可以感受到相同的清风。这句诗既表达了主人公对同伴的怀念,也表达了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答案】
译文:
我作为宫女来到皇宫已经多年,得到皇帝的宠爱,随从皇上前往幽州、燕州等边疆地区。
那些名贵的王侯们追求美好事物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如愿以偿;那些忠烈的妇女为国捐躯,他们的贞操已经保全。
当太阳落下,睡觉的门仿佛成了锁,漫漫的长夜让人感到寂寞和凄凉;在漫长的夜晚,驿馆的窗前,泪流满面。
与我一同来的侍女们仍然让我感到惊喜,我们共享着一样的清风,却分别在两地生活。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抒发宫女对君王的思念之情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平实,意境悲凉凄婉,情感真挚深沉,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首联直接点出主人公的身份背景。诗人通过“朱颜”、“蒙恩”等词语,将主人公塑造成了一个美丽而受宠幸的宫女形象。她陪伴在皇帝左右,度过了许多年的美好时光。然而,这种美好的生活并没有给她带来更多的幸运,反而让她成为了一个被冷落的对象。“幽燕”,既是地点,又是暗指皇帝行踪不定。这两句诗通过对人物身份和经历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
颔联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命运悲剧。在这里,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那些权贵们的奢靡与主人公的艰辛相对照。同时,诗人还用“烈妇捐生节已全”这一典故,强调了主人公忠贞不渝的品质。这两个典故都暗示了主人公悲惨的命运。
颈联则是对主人公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的描写。“日晏”,“夜长”等词语,都传达出一种孤独、寂寥的氛围。而“泣婵娟”则更加凸显了主人公内心的悲痛与无奈。这些诗句都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在异乡漂泊时的孤苦与哀怨。
尾联则表达了主人公对同伴以及自己的感慨。“小妮犹堪诧”一句,既表现了主人公对同伴们的怀念,也透露出自己对命运的无奈。而“清风两地传”则表达了主人公对共同生活过的同伴们的祝福与期望。
这首诗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主人公在异乡的孤独与哀怨,同时也展示了她对友情与爱情的珍视与执着。诗人通过这首诗,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使得整首诗富有哲理性与启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