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车槛槛出北口,马垂两耳牛昂首。
行人莫说牛力强,牛角可垂垂已久。
【注释】
槛:同“槛”,门槛
大车:指牛
北口:指北方
垂:挂
牛力强:指牛的力气很大
牛角:指牛的犄角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牛诗。诗人抓住牛的外形特征,生动传神地描绘了牛的威武雄壮形象。首句“大车槛槛出北口”写牛从北口(即北方边境)出来;次句“马垂两耳牛昂首”说牛和马都昂头仰视;第三句“行人莫说牛力强,牛角可垂垂已久”劝人不要夸牛力,并借牛的犄角来比喻牛的长久生命力。全诗言简意深,含蓄耐味。
大车槛槛出北口,马垂两耳牛昂首。
行人莫说牛力强,牛角可垂垂已久。
【注释】
槛:同“槛”,门槛
大车:指牛
北口:指北方
垂:挂
牛力强:指牛的力气很大
牛角:指牛的犄角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牛诗。诗人抓住牛的外形特征,生动传神地描绘了牛的威武雄壮形象。首句“大车槛槛出北口”写牛从北口(即北方边境)出来;次句“马垂两耳牛昂首”说牛和马都昂头仰视;第三句“行人莫说牛力强,牛角可垂垂已久”劝人不要夸牛力,并借牛的犄角来比喻牛的长久生命力。全诗言简意深,含蓄耐味。
注释: 1. 下第:科举考试落榜,指仕途不顺。京师:京城。别:离别。诸乡友:各位乡亲朋友。 2. 风纷客怀:风起客思,即思乡之情。纷,杂乱;客,游子。乡思,对故乡的思念,这里指思乡。起,出现,产生。长云行万里:长长的云彩飘行万里。比喻游子在外漂泊。 3. 蛟龙:传说中能变化成蛟龙的动物,这里用来形容有才能、有能力的人才。春归恋窟(qú)泽:春天到来时,蛟龙回到它的洞穴(窟)里,留恋着它的栖息地
【解析】 此诗为唐代诗人张籍的《石龟潭》一诗。这是一首写小儿在水边的遭遇,表现了小儿的不幸和老人们的忧虑、悲伤之情。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运用比喻,以生动形象的画面描写了小儿在水潭中的遭遇。 “石潭见底行斑鱼”,潭水清澈,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着。 “中有小儿累十馀,爷娘困剧弃黄口”,水中有十余个小孩子,他们的父母因为困苦不堪而将他们抛弃了。 “不忍面儿疾返走”,看到这些可怜的小生命,不忍心让他们继续受苦
古意 空中望海水,日暮动微澜。 神州何偪仄,半落烟霞间。 少小戏嵩华,南鱼落星湾。 七泽一朝枯,我亦非朱颜。 道逢两白鹄,欲下昆仑山。 写书寄西母,早遣君王还。 注释: 1. 空中望海水:在天空中遥望海水。 2. 日暮动微澜:太阳落山后,水面泛起微微的波纹。 3. 神州:古代中国,这里指代中原。 4. 逼迫:狭窄,不开阔。 5. 半落烟霞间:部分落在烟雾和云霞之中。 6. 少小:年少时。 7.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把玉环诸山比作一位高洁的仙子或仙女,在描写她时,笔触细腻,色彩斑斓,充满了浪漫的情调。 首联“灵山”是作者对玉环诸山的总称,“深”字形容山之幽深,“太阴”指月亮,暗喻其清冷、空寂的意境;“环以大海根太阴”一句中用“环”和“太阴”两个词,说明玉环诸山与大海的关系,既突出了海的辽阔,又表现了山的幽静,使整个画面显得宁静而又神秘。 颔联写玉环诸山的自然景观
【注释】 ①麦青青:指大麦成熟,呈青绿色。 ②东邻欲尽西邻空:意谓大麦丰收时,东方的邻居(指邻国)已收割完粮食,只剩下西边邻居的空地。 ③几人忍死待麦熟:几个老百姓忍受饥饿,等待着大麦成熟后卖粮谋生。 ④麦方掉头摇晚风:大麦刚成熟,随风摇曳,犹如低头弯腰的样子。 ⑤嗟来麦语汝:你听着,大麦在叹息。 ⑥天已一月雨:天已经连续一个月下雨。 ⑦麦今不自保:今年的大麦自己不能保全自己。 ⑧况乃未秋先易主
诗句释义: 1. “丈夫七尺躯,而无一金资。” - “丈夫”指的是成年男性或成年壮年男子。 - “七尺躯”通常指身高大约一米七左右,这里用来象征壮志和力量。 - “无一金资”意指没有任何财富或资产。 2. “内怀千年意,外有万里思。” - “内怀千年意”表示内心有着长远的规划或深远的思考。 - “外有万里思”意味着心中有着广阔的视野和远大的志向。 3. “终朝闭关坐,辛苦不敢辞。” -
注释: - 海日萧条云雪岗:大海中的太阳显得萧瑟,天空中弥漫着洁白的雪花。 - 追锋百里逐天狼:追逐着风驰电掣般的身影,追赶着天狼星般的目标。 - 云罗四面伏不动:如同一张巨大的网一样,四面环绕,却始终静止不动。 - 金错旌竿风簸扬:金错装饰的旌竿在风中摇曳生姿,仿佛在空中翩翩起舞。 - 侍臣结束鸿雁行:侍卫人员身着华丽的服饰,宛如大雁排成人字形飞翔。 - 玉阶鸣鞘立翠黄:玉石台阶上
君子有所思三首 天青海绿黄金闺,明星绣户弱柳迷。阳春从中荡八极,花迎剑佩黄鸟啼。 万方献寿来侏鞮,吉云宝露榑桑西。君子有所思,羽觞重持姑置之。 注释: 1. 天青海绿黄金闺:天上的青海碧绿如金,美丽的女子住在华丽的闺房中。 2. 明星绣户弱柳迷:明亮的星星在华丽的门楼前闪耀,柔弱的柳树被星光照耀得迷离不清。 3. 阳春从中荡八极:春天的气息从四面八方弥漫开来。 4. 花迎剑佩黄鸟啼
君子有所思三首 黄衣洒扫明光宫,银床玉井牵铜龙。风帘如烟不可极,水殿晚立秋芙蓉。 美人吹笙明月中,曲台央央兰露红。君子有所思,云和欲御姑置之。 译文: 黄衣宫女清扫明光殿,银床玉井牵住铜龙头。风帘如烟无法到达尽头,水殿傍晚站着秋天的荷花。 美人在明亮的月光下吹笙,曲台宽广兰花上沾着红露。君子心中有所思念,但云和想要驾驭却放下不去。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解析】 此诗为拟古诗,是诗人以芙蓉自比,借写芙蓉抒发自己的情怀。全诗四章,前三章写其“形”,后一章写其“神”。首二句,写芙蓉的“形”美;中间两句,写芙蓉的“神”韵;末二句,写芙蓉的神韵和高洁的品格。 【答案】 译文: 芙蓉袅袅秋水边,夜中生起清露滴。请求君赐白玉盘,玉盘已积珍珠无数。 虽无白玉盘,月在水中心。莲房脱紫菂,种在浮泥香。 仙人蹑青鳞,吸月秋光辉。岁暮憺忘归,天际肃微霜。 谁能为此曲
【注释】 松门:指松门山。蜃(shèn)气:指海市蜃楼现象,是因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使远处景物显得比实际更近的现象,如海上的楼阁、城市等。“白”字下有“似”字,表明蜃气之白与云烟相似。 支:支撑。江断:长江中断。 长创:大创伤。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在松门山游览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沙巷蛟蜒白,松门蜃气平”,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诗人置身于蜿蜒曲折的沙路之上,只见江水浩渺
李伯时画太白泛舟小像李白自号谪仙人,更得龙眠为写真。 一个青莲初出水,千年金粟再来身。 胸中元气诗如海,物外还丹酒借春。 一笑掀髯缘底事,桃花潭上见汪伦。 译文: 李伯时画的李白泛舟的小像,李白自号谪仙人,更得到了龙眠为其写真。 一幅青莲初出水的画面,千年金粟再次化身为李白。 胸中蕴含着丰富的元气,他的诗歌犹如大海一般浩瀚;他追求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道法,用酒来调和身心。 他一笑起来
注释: 1. 杨溪积雨绿于苔:意思是说,因为杨溪积雨太多,使得苔藓都长满了。 2. 乱竹梢梢不遣栽:意思是说,乱糟糟的竹子,怎么还能种植? 3. 自爱水风横笛语:意思是说,我喜欢听着风吹过水波的声音,就像吹奏横笛一样。 4. 欲乘秋涨刺船来:意思是说,我想要趁着秋天的涨潮,驾驶着小船回来。 5. 眠从朱老诗浇泼:意思是说,我睡觉的时候,就像是在欣赏朱老的诗一样,感觉就像被淋湿了一样。 6.
【诗句解读】 1. 「倦客」:诗人自指为厌倦漂泊的旅人。 2. 「松江上」:松江,古时对苏州河的称呼,此处泛指江南水乡。 3. 「萧条」:形容心境凄凉、孤寂。 4. 「晓自眠」:清晨独自入睡。 5. 「秋水」:「秋水伊人」的简称,这里指代心中所思念的人。 6. 「梦行秋水」:梦中行走于秋色之中。 7. 「踏秋烟」:秋天的烟雾飘渺。 8. 「黄山」:指远处的山峦,可能是作者的故乡或心之所向之地。
【注释】 过芙蓉村:经过芙蓉村。芙蓉,荷花的别称。 东风吹客衣:暮春时节,东风拂动客人的衣服。 水光春色弄晴晖:江水和煦的阳光映照出春色。 野桃无主:野桃花盛开,无人采摘。 清江渡:在芙蓉村附近的一条清澈的河流上。 山雨初收白练飞:山间刚刚落下了一场大雨,天空中飘洒着如白色丝带般的云朵。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面。首句写日暮时分,东风轻拂,使游子衣襟生风。次句写江水和煦
注释: 青天离人非常遥远,白云在天上飘浮。 奔星直下不知何处,料想人间风雨很多。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山中独自行走时的心境和感受。 首句“青天去人不咫尺”,意思是说,天空中的青天与地面的距离很近,仿佛触手可及,但实际远在天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迷茫。 次句“白云映我作坡陀”,意思是说,白云飘浮在天空中,它们的形状各异、形态万千,就像一座座小山包,因此诗人将自己比喻为山中的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