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楼观远苍苍,路出深溪石磴长。
近瀑飞云经树湿,穿花流水过桥香。
高僧喜识桄桹杖,稚子欢迎薜荔裳。
入社几时还出社,松阴十里到柴桑。
诗句原文:
空山楼观远苍苍,路出深溪石磴长。
近瀑飞云经树湿,穿花流水过桥香。
高僧喜识桄榔杖,稚子欢迎薜荔裳。
入社几时还出社,松阴十里到柴桑。
注释:
- 空山楼观远苍苍:形容山的高大和远望的感觉。
- 路出深溪石磴长:描述了一条从深山中蜿蜒而出的石阶路。
- 近瀑飞云经树湿:描绘了瀑布飞泻和云雾缭绕的景象,以及它们与树林的湿润接触。
- 穿花流水过桥香:表达了穿过花朵、小河和桥梁的美景,同时暗示了自然之美带来的芬芳。
- 高僧喜识桄榔杖:提到高僧喜欢辨认带有特殊标记的椰树杖。
- 稚子欢迎薜荔裳:描述了小孩们对穿着薜荔(一种植物)制成的衣裳的人的喜爱。
- 入社几时还出社:表达了一个人在社团里的时间长短不定,随时可能离开。
- 松阴十里到柴桑:描述了沿着松树荫蔽的小道,可以一直走到柴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画卷。诗人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捕捉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人类社会的活力,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中的“松阴”和“柴桑”等意象,不仅增添了景色的美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古代山水田园诗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