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馀乘兴出,时向北山游。
翠雨环檐响,清音满座浮。
佛香晴殿冷,僧榻午窗幽。
试弄桓伊笛,凉风碧树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及评价作者思想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诗句内容,明确手法,然后再结合句子所运用的手法分析其效果。

“游万竹庵”,写诗人游览了万竹庵,写出了游玩时兴致勃勃、心旷神怡的情景。

“公余乘兴出,时向北山游”,写诗人利用闲暇时间出来游玩,并时时向北山游玩。

“翠雨环檐响,清音满座浮”,写在万竹庵听到雨声环绕着屋檐,清脆悦耳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屋子中。

“佛香晴殿冷,僧榻午窗幽”,写万竹庵中的香烟缭绕,佛殿清冷,僧人的床铺被阳光照映得十分幽静。

“试弄桓伊笛,凉风碧树秋”,写试着吹起桓伊的笛子,清凉的风吹过碧绿的树林,发出秋天的声音。

【答案】

注释:万竹庵,位于浙江杭州西湖南岸的灵隐寺内。北山,指灵隐寺后的青山。佛香,佛教寺院中焚烧檀香以供佛事

和修行者修持之用的熏香。桓伊是东晋著名音乐家,擅吹笛。

译文:我闲暇之余,带着兴致出游,常常到北山去游玩。万竹庵内外,阵阵翠绿的竹子传来淅沥沥的雨声;万竹庵内,一阵阵

的清雅之声,仿佛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万竹庵中,香烟缭绕,佛殿显得十分清冷。万竹庵外,阳光照耀下的

僧人的床铺被照亮,显得格外幽静。我试着吹起桓伊的笛,那清凉的笛声飘荡在碧树之间,好像在诉说着秋日的萧瑟。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隐居万竹庵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热爱之情。首联“游万竹庵”交代了游览地点,点明

了游玩的时间。“公余”点明游览的目的——休息。“乘兴”表明心情愉快,游兴盎然。颔联“翠雨”两句描写万竹庵内外的环境,突出

了万竹庵的优美环境。颈联描绘万竹庵内僧人的生活状态。尾联则用桓伊吹笛来表现万竹庵的幽寂,也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孤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