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水阔雁来稀,闽岭云深去路微。
风土于人谁信美,年华惊梦不如归。
过家幸遇宾兴日,行路宁辞露湿衣。
安得重为论宿昔,好赊邻酒扣柴扉。
诗句释义
1 江城水阔雁来稀:描述江边城市,水面宽广而远,偶尔飞来的大雁显得稀少。这里的“水阔”和“雁来稀”描绘出一种凄凉、孤独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哀伤。
- 江城:指诗人所在的城市或地点。
- 水阔:形容江面宽阔。
- 雁来稀:指候鸟迁徙时,大雁稀少。这里用“稀”字来形容雁群的稀少,增强了离别的凄凉感。
- 闽岭云深去路微:描述了闽岭山脉云雾缭绕,道路艰险,难以辨认。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离去的担忧和不安。
- 闽岭:指福建的山脉。
- 云深:形容山中云雾密布,视线不清。
- 去路微:指离开的道路不明显,难以辨识。
- 风土于人谁信美:表达了诗人对于地方风情的美好与人们之间的信任问题。
- 风土:指地方的自然风光和风俗人情。
- 于人谁信美:意即在他人眼中,这美好的地方是否被真正欣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所在之地的自豪和期待他人认可的愿望。
- 年华惊梦不如归: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 年华:指时光,岁月。
- 惊梦:形容梦中的情景令人震惊,可能意味着对逝去青春的回忆。
- 不如归:意即不如回到自己的家乡生活。这里的“不如归”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强烈思念和渴望。
- 过家幸遇宾兴日,行路宁辞露湿衣:描述了诗人在外旅行时的遭遇和心境。
- 过家:指经过某个地方或暂时停留。
- 宾兴日:指因客人来访而设宴的日子,通常用于招待贵宾。
- 行路:指旅行或外出。
- 宁辞露湿衣:意即宁愿忍受露水打湿衣物,也要完成这次旅行。这里的“宁辞”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困苦的决心和意志。
- 安得重为论宿昔,好赊邻酒扣柴扉: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宿昔:指过去的岁月或时光。
安得重为论宿昔:意即希望能重新谈论过去的美好时光。这里的“重为论”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珍视和回忆。
好赊邻酒扣柴扉:意即希望能借酒浇愁,通过饮酒来抒发情感。这里的“赊”字表达了诗人对于酒精的依赖,而“扣柴扉”则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与邻居畅饮的场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哀伤,对远方朋友的关怀和牵挂,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