曩时曾游姑苏郡,明月于今几度圆。
阛阓万方春似海,烟霞千顷水如天。
暮云松径僧归寺,夜雨蓬窗客在船。
遥想绣衣骢马客,多情应念旧同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分析时要注意从内容、手法、风格等角度去把握。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逐句逐段进行具体分析,在全面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结合着注释,揣摩其表情达意的特点,同时注意分析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及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1)
首句“曩时曾游姑苏郡”,交代了时间是过去,地点是“姑苏郡”,这是对苏州的泛称。“姑苏”一词出自《庄子·逍遥游》中的“姑射山有神人,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所以这里用“姑苏”一词,不仅指代了苏州,更暗含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2)
“明月于今几度圆”,诗人将眼前的美景和记忆中的旧景作了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明月”一词,既是眼前之景,也是心中之物,它既代表了苏州的美景,也象征着诗人的心境。
(3)
“阛阓万方春似海”,“阛阓”一词,出自南朝宋鲍照《芜城赋》:“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在这里,用来指当时的商业繁华之地。“春似海”一词,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无边无际,浩浩荡荡。
(4)
“烟霞千顷水如天”,这一句描写了苏州的自然风光,其中“烟霞”指的是苏州园林中的各种景色。“水如天”则写出了苏州园林中水面的广阔和深邃,给人一种空灵、清幽之感。
(5)
“暮云松径僧归寺”一句,写到了苏州的寺庙。“暮云”一词,既写出了傍晚时分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僧归寺”一词,写出了僧人回家的情景。
(6)
“夜雨蓬窗客在船”,写到了诗人在夜晚乘船的情景。“雨”一词,既写出了天气的情况,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蓬窗”一词,既写出了船篷的形状,也暗示了诗人的心境。
(7)
“遥想绣衣骢马客”,这一句是诗人对苏州的客人的思念之情。“绣衣”一词,既代表尊贵的身份,又代表高贵的气质。“骢马”一词,既代表马的颜色,也代表马的品质。“客”一词,既代表了苏州的客人,也代表了诗人自己的情感。
【答案】
①姑苏:指苏州。②曩时:过去的时候。③明月:月亮。④几度圆:几次圆缺变化。⑤万方:各地。⑥烟霞:烟雾和彩霞。⑦松径:松树旁的小径。⑧夜雨:夜间下雨。⑨蓬窗:竹制的船篷上的窗户。⑩绣衣:古代官吏所穿的衣服。⑪骢马:黑毛公马。⑫多情:多情的人;此处指苏州的客人。⑬旧同年:过去的同榜进士。⑭应念:应当记念。⑮旧年:旧时的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