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晏霜浓十二月,林疏石瘦第三溪。
云沙有径萦寒烧,松屋无人鸣昼鸡。
几聚衣冠块作土,当年歌舞醉如泥。
早知涉世真成梦,不弃山田春雨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东湖第三溪 - 这句诗描述了东湖中的一个特定地方,即第三溪。“东湖”指的是杭州西湖的东面湖泊,而“第三溪”则是指西湖中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小溪流。
日晏霜浓十二月 - 这句话描绘了冬日的景象,太阳已经落山,气温下降,霜冻变得浓厚。“日晏”意味着日落,“霜浓”表示霜降得很重,“十二月”则指出了季节。
林疏石瘦第三溪 - 这句诗描绘了第三溪边树木稀疏、石头嶙峋的景象。“林疏”意指树林稀疏,“石瘦”形容石头瘦长。这里的“第三溪”再次被提及,与前两句中的“东湖第三溪”相呼应。
云沙有径萦寒烧 - 这句诗描述了一条由云沙覆盖的小路,蜿蜒曲折地环绕着第三溪。“云沙”指的是云雾和泥沙混合的景象,“有径”说明有路径或小路,“萦寒烧”则描绘了这条小路上飘动的薄雾和寒冷的光芒。
松屋无人鸣昼鸡 -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无人居住的松树屋,以及它旁边的白天的鸡鸣声。“松屋”指的是松树搭建的小房子或小屋,“无人”意味着没有人居住,“鸣昼鸡”则表示在白天听到鸡鸣的声音。
几聚衣冠块作土 -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荒凉和衰败的感觉。“几聚衣冠”可能指的是几个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块作土”意味着他们如同泥土一样被遗忘或抛弃。
当年歌舞醉如泥 - 这句诗回忆了过去的繁华景象,曾经的歌舞表演让人陶醉,仿佛沉浸在泥潭之中。“当年”指的是过去的时光,“歌舞”表示音乐和舞蹈,“醉如泥”则形容人们沉醉于其中,像陷入泥潭一样无法自拔。
早知涉世真成梦 - 这句诗表达了对人生经历的感慨,知道这一切最终会化为梦境。“早知”表明了事后的领悟,“涉世”指参与世事或生活,“真成梦”表示这一切都像是一场梦。
不弃山田春雨犁 - 这句诗传达了一种坚韧和执着的精神。“不弃”意味着不放弃或不抛弃,“山田”指的是山间的田地,“春雨犁”则描绘了春天时农田里耕作的场景。整句诗表达了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不放弃努力和坚持的精神。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东湖第三溪的美丽景色和过往的繁华,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诗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相互映衬,既有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赞美,也有对现实变迁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以及对命运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