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策虚楼竹隔明,悲来辗转向谁倾。
天寒胡雁出万里,月落越鸡啼四更。
为底朱颜成老色,看人青史上新名。
清溪白石村村有,五尺乌犍托此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越城等待天亮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策策虚楼竹隔明”,意思是在越城的一座空楼里,竹帘挡住了外面的光明,使得整个空间显得昏暗而寂静。这里的“策策”形容声音的细微,暗示着作者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而“虚楼”则给人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让人不禁联想到诗人此刻的心情。

第二句“悲来辗转向谁倾”,描述了诗人在黑暗中无法入睡的痛苦心情。他不断地辗转反侧,仿佛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却无从说起。这里的“悲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痛苦,而“辗转向谁倾”则揭示了他的孤独和无助。

第三句“天寒胡雁出万里”,通过描写大雁在寒冷天气中飞越万里的情景,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这里的“天寒”强调了环境的恶劣,而“胡雁出万里”则表达了大雁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和意志。

第四句“月落越鸡啼四更”,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亮已经落下,而越地的鸡已经开始报晓,暗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这里的“月落”和“越鸡啼四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夜晚的宁静,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期待和希望。

第五句“为底朱颜成老色,看人青史上新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感慨和无奈。他曾经的青春美貌如今已不再,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个模糊的名字。这里的“朱颜成老色”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衰老和变化,而“青史上新名”则暗示了他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第六句“清溪白石村村有,五尺乌犍托此生”,则是对诗人生活环境的描绘。在清幽的村落中,随处可见清澈的小溪和洁白的石头。而诗人则骑着一匹五尺高的黑色大马,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度过了一生。这里的“清溪白石”和“乌犍托此生”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而诗人在其中悠然自得地享受着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这首诗通过对越城等待天亮的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也为诗歌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