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亦有千寻瀑,无此陵虚翠玉台。
身倚老松天上立,眼看飞鸟雪中来。
山神禁肃难投唾,木落魂清得浣埃。
见说下岩堪对望,道人临壑剪蒿莱。
诗句原文:
匡庐亦有千寻瀑,无此陵虚翠玉台。
身倚老松天上立,眼看飞鸟雪中来。
山神禁肃难投唾,木落魂清得浣埃。
见说下岩堪对望,道人临壑剪蒿莱。
注释与赏析:
- 译文:
- 庐山的瀑布千丈,但没有如此巍峨如翠玉般的台。
- 我身倚着古松仿佛站在天空之上,目光所及之处,飞鸟在纷飞的雪花中穿梭。
- 山中的神灵严肃而不可冒犯,难以投以唾骂之词;随着树木的凋零和灵魂的清明,一切尘埃都得以洗净。
- 听说下面有岩石可以相望,道人在此临着山壑,修剪着草叶。
-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雪窦飞雪亭及其周边环境的生动描绘。诗人通过对比庐山的自然景观与雪窦飞雪亭的景致,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和敬畏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的语言,如“千寻瀑”与“陵虚翠玉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庐山瀑布的壮美与飞雪亭的秀雅。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动态描写,如“眼看飞鸟雪中来”,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雪花飘舞之中,感受到飞鸟与雪花交织的美丽画面。最后一句则通过道人修剪草叶的细节,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整体而言,《雪窦飞雪亭和孙使君》不仅是对庐山雪窦飞雪亭风光的赞美,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