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淡云浓又一坡,招邀处处是行窝。
梯岩危似蚁缘木,架屋高如鹊结窠。
水味野栽茭白瘦,山毛人摘芋红多。
行年四十不称意,更欲客游知奈何。

【解析】

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根据诗歌内容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思想主旨等,再根据题目要求分析诗歌的情感,如:①从诗中找出能表现诗人感情的词语或句子。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整首诗所表达的感情。③写出情感产生的原因。④结合具体诗句阐释其原因,并联系现实进行简要分析。注意不要遗漏要点。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游中溪时的所见、所感。开头两句写景:“树淡云浓又一坡,招邀处处是行窝。”意思是:树林苍翠,云朵浓重,又是一处山间小道,时时可以招来客人歇脚。“树淡”指树色淡雅,“云浓”指云雾浓厚,“又一坡”是说这里还有一处山坡,“招邀处处是行窝”的意思是:此处风景好,人们都喜欢来这里游玩,随时都可以找到休息处。

第三联描写山间建筑:“梯岩危似蚁缘木,架屋高如鹊结窠。”“梯岩”即陡峭的岩石,“危”是危险的意思;“蚁缘木”比喻攀岩的艰辛;“鹊结窠”则是指房屋建得高而又高,好像喜鹊筑巢那样坚固。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中建筑之险、之高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此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接下来四句写山中野味:“水味野栽茭白瘦,山毛人摘芋红多。”意思是:这里的茭白长得矮小纤细,像人的手指一样细长;而当地的农民喜欢采摘山里的红芋,因为这种红芋个头大,所以颜色深红,看起来非常诱人。这句诗通过描写茭白和红芋,表达了诗人对当地物产丰富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抒情:“行年四十不称意,更欲客游知奈何。”“行年”指的是年龄,“知”同“只”,只是的意思;“客游”就是外出旅行。这两句的意思是:到了这个岁数,还觉得不满意,想要出去旅游一下,却又不知该到什么地方去好。“四十不称意”是说自己年纪大了,心情郁闷。“更欲客游”则是说自己想要出去旅行一下。“知奈何”是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答案】

译文:

树林苍翠,云朵浓重,这是另一处小道了,到处都有人家歇脚的地方;攀登陡峭的山峰,好像蚂蚁爬行一样艰难;山上盖的房子高高地耸立,就像喜鹊筑巢一样结实。

水边生长着矮小纤细的茭白,山里人喜欢采集红色的红芋。

到了这个岁数,还觉得不满意,想要出去旅游一下,却又不知该到什么地方去好。

赏析:

此诗为纪游之作,写诗人游览中溪的所见所闻以及由此而生的感受和情思。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游踪与环境。次联写景,刻画出游居之地景色宜人之美。第三联写山间建筑之险、之高,抒发了对山中建筑的赞美之情。尾联写自己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