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九月江城角,尚得临风把一杯。
今岁并无黄菊看,谁家更遣白衣来。
身犹是雁飞难泊,时不如潮去解回。
还有南山会人意,晚舟相对碧崔嵬。

【注释】

江村:指江边村落。九日:指重阳节。江城:指临江的城镇。《汉书·王吉传》:“吾家旧北迁,自洛之江州。”颜师古注:“江州,即今江都县也。”角:古代乐器。这里指江边的山。白衣:指送菊花的使者。“白衣”本为汉时隐士穿的衣服。

【译文】

去年九月还在江城角,还能迎风把酒一杯。

今年重阳没有观赏菊,谁家的使节来送菊花。

身体像雁飞还难停泊,时光不就像潮水一样流逝?

还有南山能会人意,晚船对岸青山崔嵬。

【赏析】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古人认为此日阳气最盛,万物俱备而向衰谢,故有登高饮宴赏菊之习。这首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重阳节前,诗人在江村遇一使君,遂作此诗以赠。

首联写诗人去年在江城角曾一度登高饮酒,今岁则无此机会了。“尚得”,犹言还有。诗人去年虽因事未能登高,但当时尚有“临风把一杯”的心情和兴致。这两句写出去年与今年的对比,表现诗人对于重阳节的喜爱,也暗含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颔联写今年重阳节无人相邀,无法赏菊饮酒,诗人因此感到遗憾。“谁家”,疑问代词,相当于“何处”“哪一家”。“遣”,派遣,这里是说有人送来的意思。“白衣”,指菊花。唐代风俗,重阳节这天人们要折菊插瓶,以示庆贺。所以这里说“谁家更遣白衣来”。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传统的向往之情,又流露出诗人的寂寞之感。诗人通过这两句,把去年与今年的对比写得十分鲜明。

颈联写自己年老力衰,难以久留江边,只好乘舟回家;而时光如潮水般流逝,令人感慨不已。“身”,犹言身体。这两句既点出自己年迈,又暗示了岁月不居、生命易逝的感慨。同时,诗人用“尚”、“不如”二字,写出了时间流逝之快,表现出对光阴易逝的无奈之感。

尾联写诗人看到南山,想到了自己的处境和心情,于是产生了归乡的念头。“会人意”,指领会人的心意、愿望。这句意思是说,我看到了南山,就想到自己的处境和心情,想要回到家乡去了。“晚舟相对碧崔嵬”,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面:晚风吹拂着绿波荡漾的江面,岸边的青山耸立在那里,宛如一位美人的倩影。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富有哲理性。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过去和现在、自己的处境和心情以及南山和晚风等景物巧妙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富有韵味的画面。同时,诗人通过对南山的形象描绘,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使得整首诗既有形象之美,又有意境之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