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秋深又送迎,狂歌烂饮慰飘零。
风前数发茎茎白,马上看山段段青。
古穴无丹生洞气,高林有鹤避潮腥。
明年更欲三茅去,拟借新笺道德经。
【解析】
此诗是送别潘昌朝的诗作。潘昌朝是作者与同年进士的朋友,在唐代科举中,同年为科举同年科及第的人,故称“同年”。诗中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前四句写秋景送别,后四句写友情寄意。
【答案】
①客路秋深又送迎,狂歌烂饮慰飘零。②风前数发茎茎白,马上看山段段青。③古穴无丹生洞气,高林有鹤避潮腥。④明年更欲三茅去,拟借新笺道德经。译文:秋日的旅程又逢送别,狂歌痛饮以慰藉漂泊。风前几缕白发如霜,马上远望青山如黛。古老的洞穴生出洞中仙气,高高的树林里有鹤避潮腥。明年再要去会试,打算借来新笺抄录道经。注释:①客路、秋深:指旅途之远和时令之晚。②狂歌:放声歌唱。③数发:几缕白发。④青:形容山色青翠。⑤丹:指朱砂,传说道家炼丹药需要用到丹砂。⑥三茅:指茅盈、毛义、徐庶等三位隐士。⑦道德经:即《老子》,道家的经典著作。赏析:此诗是送别潘昌朝的诗作。潘昌朝是作者与同年进士的朋友,在唐代科举中,同年为科举同年科及第的人,故称“同年”。诗中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前四句写秋景送别,后四句写友情寄意。首二句写秋天时节又是送别之时,诗人挥酒狂歌,尽情痛饮,以驱散心头的孤寂之感。“狂歌”两句,诗人把送别的情思融于自然景物之中。“风前”“风上”,写风势的强劲;“数发”“看山”,写风势的劲急。诗人以风比人,将友人比为秋风中的行客,用“茎茎白”“段段青”来形容头发由白转黑,由青变苍的变化,形象地表现出时间的推移与岁月的流转。“古穴”两句,诗人进一步以自然界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感,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古穴”两句化用了陶渊明《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意,写自己隐居山林的情景。而“古穴”则是自己隐居山林的场所,“丹”则指隐居山林之人,“鹤”则指隐居山林之物。“高林”两句,诗人以“鹤”来比喻潘昌朝,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高林”一句写潘昌朝隐居之处,远离尘嚣,环境幽雅,可以避世。“潮腥”一句写潘昌朝隐居的高山林间,常有潮水涌出,发出腥气,但这里用来表达潘昌朝隐居之地的清静、高雅,以及远离官场纷争、名利诱惑的境界。最后两句,诗人设想明年再度赴京赶考时的情形。“三茅”两句,借用道教典故,以《道德经》来勉励潘昌朝勤学苦读,争取金榜题名。